![]() |
中标分类
行业分类
ICS分类
最新标准
|
登录注册 |
您的位置: 标准明细 |
Codeofchina.com is in charge of thi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case of any doubt abo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Chinese original shall be considered authoritative. This standard is develo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given in GB/T 1.1-2009. This standard replaces GB/T 16552-2010 Gems—Nomenclature. There have been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is standard over GB/T 16552-2010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cope of application was modified. (see Chapter 1) ——Definitions of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synthetic stone and reconstructed stone are modified. (refer to 3.1.1 and 3.1.2) ——In the chapter of terms and definitions, "classic names of gems", "trade names of gems", "heating", "bleaching", "laser drilling", "filling or impregnation", "coating",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HPHT)treatment", "dyeing", "irradiation" and "diffusion" are added (refer to 3.6, 3.7 and 3.4). ——Gems varieties testing standards in GB/T 16553 are added (refer to Chapter 4). ——Gems nomenclature rules are modified (refer to 5.1).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method and category are added (refer to 5.4.1). ——Enhancement expression methods are modified (refer to 5.4.2.1). ——Nomenclature rules for multi-component gems material are added (refer to 5.5). ——In Annex A, names of some varieties and subvarieties are added or deleted (see Annex A).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method and category of some varieties are added or deleted in Annex B (refer to Annex B). This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This standard i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Gems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SAC/TC 298). The previous versions of the standards replaced by this standard are as follows: ——GB/T 16552-1996, GB/T 16552-2003, GB/T 16552-2010. Gems—Nomenclature 1 Scope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erms and definitions, nomenclature rule and expression methods of gems. 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gems nomenclature. 2 Normative Reference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are essential. For dated reference,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B 11887 Jewellery—Fineness of Precious Metal Alloys and Designation GB/T 16553 Gems—Testing QB/T 1689 Terms of Precious Metal Adornment QB/T 2997 Adornment with Precious Metal Coating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definitions apply. 3.1 gems a general term of natural gems and manufactured gems. 3.1.1 natural gems mineral or organic substance from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is aesthetic, durable and rare, has technology value and may be manufactured into adornment. It is classified into natural gemstone, natural jades and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3.1.1.1 natural gemstones Monocrystal (bicrystal) mineral from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is aesthetic, durable and rare and may be manufactured into adornment. 3.1.1.2 natural jades Mineral aggregate coming from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is aesthetic, durable and rare, has technology value and may be manufactured into adornment, few of which is amorphous body. 3.1.1.3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material directly generated from the natural organism, composed of organic substance partially or totally, and used in adornment. Note: cultured pearl (pearl for short) is included into this type. 3.1.2 manufactured products materials, other than pure metal material, partially or totally produced or manufactured for the purpose of adornment.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synthetic stone, artificial stones, composite stones and reconstructed stones. 3.1.2.1 synthetic stones crystalloid, amorphous body or aggregate, partially or totally manufactured and known to have counterpart in the nature, both of which sh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physical propert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The synthetic stones also include that which is regenerated on the gems surface into a thin layer and almost the same as raw materials in terms of component and structure, also known as synthetic gemstone overgrowth. 3.1.2.2 artificial stones crystalloid, amorphous body or aggregate which is manufactured and has no known counterpart in the nature. 3.1.2.3 composite stones gems, spliced by two or more pieces of above materials, giving an integral impression. 3.1.2.4 reconstructed stones Gems, formed by manually welding or pressing the fragment or debris of natural gems into an overall appearance, possibly added with cementing materials. 3.2 imitation stones Gems or other materials which imitate a kind of natural gems in terms of color and phenomena and other appearance feature. Note: the imitation stones do not represent any category of gems. 3.3 phenomena special optical phenomena seen under visible light when the gems are under the refraction, reflec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due to the structure. 3.3.1 chatoyancy a bright light strip taken on the cambered surface of some germs when irradiated under parallel rays, which will move with the gems or light rays. 3.3.2 asterism Two or more intersecting bright lines take on the cambered surface of some gems when irradiated under parallel rays. Note: the four-pointed or six-pointed star lines are referred to as four-pointed or six-pointed star. 3.3.3 color change Color of gems changes obviously under irradiation of different visible light sources. Note: common light sources include daylight lamp and incandescent lamp. 3.4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All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nd polishing, to enhance the gems appearance, durability or usability in terms of color purity, transparence, luster or phenomena, including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3.4.1 enhancement a traditional and widely known method, by which the gems can show their potential beauty. 3.4.2 treatment a method which is nontraditional and has not been widely accepted. 3.4.3 heating heating of gems whiling manually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and oxidation reduction conditions to improve or change gems color, purity and/or phenomena. 3.4.4 bleaching immerse the gems into chemical solution to decolour gems or remove impurities. 3.4.5 laser drilling Pipe-shaped, funnel or other shapes of laser marks are left while removing dark-color inclusion with laser beam and chemicals. Note: pipe-shaped or crateriform laser mark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laser hole. 3.4.6 filling or impregnation filling of gems gap, (open) cracks, cavity or impregnation of multi-holes and multi-cracks with water-white oil, wax, glass or resin and the like to improve or change gems purity, appearance and durability. 3.4.7 coating gems are given a thin film on the surface by coating, plating, etc. for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gems luster and color and bringing special effect or protecting the gems. 3.4.8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HPHT)treatment treatment of gems under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to improve or change the gems color. 3.4.9 dyeing infiltrate color oil and dyestuff into the gems to improve or change the gems color. 3.4.10 irradiation Make gems exposed at high energy radiation to change gems color. Note: the irradiation is often accompanied with heating. 3.4.11 diffusion Combine extraneous elements into the gems at certain temperature to change gems color or bring phenomena. 3.5 gems ornaments ornaments, which is made of gems and manufactured by cutting, dressing and mounting, etc. 3.6 classic names of gems names of gems varieties, including mineralogy, geognosy, materials science and traditional gemology. 3.7 trade names of gems names of gems, other than classic name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nd accepted in the circulation field. Note: one example is the alternative name of gems concerned in provincial standards. 4 Testing Refer to GB/T 16553 for gems varieties testing standard. 5 Nomenclature Rule and Expression Methods 5.1 Gems 5.1.1 General Gems nomenclature shall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rules: a) Gems nomenclature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classic name of Annex A, nomenclature rule specified in this standard and Annex B and shall be marked visibly in the relevant quality documents. b) Names of mineral (rock) and materials science not listed in Annex A may be used as gems names. c) Trade names of gems shall not be used independently but noted with "trade name: ×××" in the quality documents. For example, the Taishan jade, called in Shandong provincial standard shall be denominated as serpentine and noted in relevant quality document with "trade name: Taishan jade". d) "Gems", "gemstones", "jade" and "stone" shall not be denominated as specific names. 5.1.2 Natural Gems 5.1.2.1 Natural Gemstones Nomenclature of natural gemstone shall comply with the following rules: a) Use classic name or mineral name of natural gemstone only. b) Nomenclature excludes the origin of production, such as "South Africa Diamond" and "Myanmar Sapphire". c) Never use names of two or more natural gemstones to denominate one gemstone, such as "Ruby Spinel" and "Alexandrite Sapphire". But "Alexandrite Cat's-eye" is an exception. d) Never denominate it with easily-confused or unclear names, such as "Kyanite", "Chrysoberyl and "Semi-gemstone". Foreword i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4 Testing 5 Nomenclature Rule and Expression Methods 5.1 Gems 5.1.1 General 5.1.2 Natural Gems 5.1.2.1 Natural Gemstones 5.1.2.2 Natural Jades 5.1.2.3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5.1.3 Manufactured Products 5.1.3.1 Synthetic Stone 5.1.3.2 Artificial Stones 5.1.3.3 Composite Stones 5.1.3.4 Reconstructed Stone 5.2 Imitation stones 5.3 Gems with Optical Phenomena 5.3.1 Gems with Chatoyancy 5.3.2 Gems with Asterism 5.3.3 Gems with Color Change 5.3.4 Gems with Other Optical Phenomena 5.4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5.4.1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Method and Category 5.4.2 Expression Methods of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5.4.2.1 Enhancement 5.4.2.2 Treatment 5.5 Gems Ornament Annex A (Normative) Names of Gems Annex B (Normative)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of Gems ICS 39.060 D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552—2017 代替GB/T 16552—2010 珠宝玉石 名称 Gems—Nomenclature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 名称》。 本标准与GB/T 16552—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 ——修改了天然有机宝石、合成宝石和再造宝石的定义。(见3.1.1和3.1.2) ——增加了“珠宝玉石基本名称”“珠宝玉石商贸名称”“热处理”“漂白”“激光钻孔”“充填”“覆膜”“高温高压处理”“染色处理”“辐照处理”和“扩散处理”的术语和定义(见3.6、3.7和3.4)。 ——增加了对GB/T 16553中各珠宝玉石品种鉴定标准的引用(见第4章)。 ——修改了珠宝玉石的定名规则(见5.1)。 ——增加了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见5.4.1)。 ——修改了优化的表示方法(见5.4.2.1)。 ——增加了多组分珠宝玉石材料的定名规则(见5.5)。 ——附录A中增加和删除了某些品种和亚种的名称(见附录A)。 ——附录8中增加和删除了某些品种的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见附录B)。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蓓莉、高岩、王曼君、沈美冬、柯捷、张钧、苏隽、李海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 16552—1996、GB/T 16552—2003、GB/T 16552—2010。 珠宝玉石 名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定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887 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QB/T 1689 贵金属饰品术语 QB/T 2997 贵金属覆盖层饰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珠宝玉石 gems 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珠宝玉石的统称,可简称宝石。 3.1.1 天然珠宝玉石 natural gems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或有机物质等,分为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 3.1.1.1 天然宝石 natural gemstones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 3.1.1.2 天然玉石 natural jades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3.1.1.3 天然有机宝石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与自然界生物有直接生成关系,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可用于饰品的材料。 注:养殖珍珠(简称“珍珠”)也归于此类。 3.1.2 人工宝石 manufactured products 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饰品的材料(单纯的金属材料除外),分为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 3.1.2.1 合成宝石 synthetic stones 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物的晶质体、非晶质体或集合体,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所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相同。在珠宝玉石表面人工再生长与原材料成分、结构基本相同的薄层,此类宝石也属于合成宝石,又称再生宝石(synthetic gemstone overgrowth)。 3.1.2.2 人造宝石 artificial stones 由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无已知对应物的晶质体、非晶质体或集合体。 3.1.2.3 拼合宝石 composite stones 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材料经人工拼接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 3.1.2.4 再造宝石 reconstructed stones 通过人工方法将天然珠宝玉石的碎块或碎屑熔接或压结成具整体外观的珠宝玉石,可辅加胶结物质。 3.2 仿宝石 imitation stones 用于模仿某一种天然珠宝玉石的颜色、特殊光学效应等外观特征的珠宝玉石或其他材料。 注:“仿宝石”不代表珠宝玉石的具体类别。 3.3 特殊光学效应phenomena 在可见光照射下,珠宝玉石的结构对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作用所产生的特殊的光学现象。 3.3.1 猫眼效应 chatoyancy 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的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的一条明亮光带,随珠宝玉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的现象。 3.3.2 星光效应 asterism 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的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出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的现象。 注:常呈四射或六射星线,分别称为四射星光或六射星光。 3.3.3 变色效应 color change 在不同的可见光光源照射下,珠宝玉石呈现明显颜色变化的现象。 注:常用的光源为日光灯和白炽灯两种光源。 3.4 优化处理 enhancement and treatment 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颜色、净度、透明度、光泽或特殊光学效应等外观及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3.4.1 优化 enhancement 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能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现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 3.4.2 处理treatment 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3.4.3 热处理heating 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条件,对珠宝玉石进行加热,以改善或改变珠宝玉石颜色、净度和/或特殊光学效应。 3.4.4 漂白 bleaching 采用化学溶液对珠宝玉石进行浸泡,使珠宝玉石的颜色变浅或去除杂质。 3.4.5 激光钻孔laser drilling 用激光束和化学品去除钻石内部深色包体,留下管状、漏斗状或其他形状的激光痕。 注:管状或漏斗状的激光痕又称激光孔。 3.4.6 充填 filling or impregnation 用无色油、蜡、玻璃或树脂等材料充填珠宝玉石的缝隙、(开放)裂隙、空洞,或灌注多孔隙、多裂隙的珠宝玉石,以改善或改变珠宝玉石的净度、外观和耐久性。 3.4.7 覆膜 coating 用涂、镀等方法在珠宝玉石表面覆着薄膜,以改变珠宝玉石的光泽、颜色、产生特殊效应或对珠宝玉石起到保护作用。 3.4.8 高温高压处理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HPHT)treatment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珠宝玉石进行处理,主要用于改善或改变珠宝玉石的颜色。 3.4.9 染色处理dyeing 将致色物质(如有色油、染料等)渗入珠宝玉石,以改善或改变珠宝玉石的颜色。 3.4.10 辐照处理 irradiation 用高能射线照射珠宝玉石,以改变珠宝玉石的颜色。 注;辐照处理常附加热处理。 3.4.11 扩散处理diffusion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外来元素进人珠宝玉石,以改变珠宝玉石颜色或产生特殊光学效应。 3.5 珠宝玉石饰品 gems ornaments 以珠宝玉石为原料,经过切磨、雕琢、镶嵌等加工制作,用于装饰的产品。 3.6 珠宝玉石基本名称 classic names of gems 珠宝玉石品种的矿物学、岩石学、材料学及传统宝石学名称。 3.7 珠宝玉石商贸名称trade names of gems 珠宝玉石流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和普遍认可的珠宝玉石基本名称以外的其他名称。 注:如地方标准等涉及的珠宝玉石别称。 4鉴定 各珠宝玉石品种的鉴定标准依据GB/T 16553。 5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5.1 珠宝玉石 5.1.1定名总则 珠宝玉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应按附录A中的基本名称和本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定名规则及附录B的要求进行确定,并在相关质量文件中的显著位置予以标注。 b)附录A中未列入的其他矿物(岩石)、材料学名称可直接作为珠宝玉石名称。 c)珠宝玉石的商贸名称不应单独使用,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商贸名称:×××”。如山东地方标准中的泰山玉,应定名为蛇纹石,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商贸名称:泰山玉”。 d)“珠宝玉石”“宝石”“玉”“玉石”不应作为具体名称定名。 5.1.2天然珠宝玉石 5.1.2.1 天然宝石 天然宝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直接使用天然宝石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名称,不必加“天然”二字。 b)产地不应参与定名,如:“南非钻石”“缅甸蓝宝石”。 c)不应使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宝石名称组合定名某一种宝石,如:“红宝石尖晶石”“变石蓝宝石”。“变石猫眼”除外。 d)不应使用易混淆或含混不清的名称定名,如:“蓝晶”“绿宝石”“半宝石”。 5.1.2.2 天然玉石 天然玉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直接使用天然玉石基本名称或其矿物(岩石)名称,在天然矿物或岩石名称后可附加“玉”字;不必加“天然”二字,“天然玻璃”除外。 b)不应使用雕琢形状定名天然玉石。 c)附录A表A.2中列出的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 5.1.2.3天然有机宝石 天然有机宝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直接使用天然有机宝石基本名称,不必加“天然”二字,“天然珍珠”“天然海水珍珠”“天然淡水珍珠”除外。 b)“养殖珍珠”可简称为“珍珠”,“海水养殖珍珠”可简称为“海水珍珠”,“淡水养殖珍珠”可简称为“淡水珍珠”。 c)产地不应参与天然有机宝石定名,如:“波罗的海琥珀”。 5.1.3人工宝石 5.1.3.1 合成宝石 合成宝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应在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合成”二字。 b)不应使用生产厂、制造商的名称直接定名,如:“查塔姆(Chatham)祖母绿”“林德(Linde)祖母绿”。 c)不应使用易混淆或含混不清的名称定名,如:“鲁宾石”“红刚玉”“合成品”。 d)不应使用合成方法直接定名。如“CVD钻石”“HPHT钻石”。 e)再生宝石应在对应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合成”或“再生”二字。如无色天然水晶表面再生长绿色合成水晶薄层,应定名为“合成水晶”或“再生水晶”。 5.1.3.2 人造宝石 人造宝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应在材料名称前加“人造”二字,“玻璃”“塑料”除外。 b)不应使用生产厂、制造商的名称直接定名。 c)不应使用易混淆或含混不清的名称定名,如:“奥地利钻石”。 d)不应使用生产方法直接定名。 5.1.3.3拼合宝石 拼合宝石的定名应遵守以下规则: a)应在组成材料名称之后加“拼合石”三字或在其前加“拼合”二字。 b)可逐层写出组成材料名称,如:“蓝宝石、合成蓝宝石拼合石”。 c)可只写出主要材料名称,如:“蓝宝石拼合石”或“拼合蓝宝石”。 5.1.3.4再造宝石 应在所组成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再造”二字。如:“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5.2仿宝石 5.2.1仿宝石定名规则为: a)应在所仿的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仿”字。 b)尽量确定具体珠宝玉石名称,且采用下列表示方式,如:“仿水晶(玻璃)”。 c)确定具体珠宝玉石名称时,应遵循本标准规定的所有定名规则。 d)“仿宝石”一词不应单独作为珠宝玉石名称。 5.2.2使用“仿某种珠宝玉石”表示珠宝玉石名称时,意味着该珠宝玉石: a)不是所仿的珠宝玉石。如:“仿钻石”不是钻石。 b)所用的材料有多种可能性。如:“仿钻石”可能是玻璃、合成立方氧化锆或水晶等。 5.3具特殊光学效应的珠宝玉石 5.3.1 具猫眼效应的珠宝玉石 在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后加“猫眼”二字。只有“金绿宝石猫眼”可直接称为“猫眼”。 5.3.2具星光效应的珠宝玉石 在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星光”二字。具有星光效应的合成宝石,在所对应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合成星光”四字。 5.3.3具变色效应的珠宝玉石 在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变色”二字。只有“变色金绿宝石”可直接称为“变石”,“变色金绿宝石猫眼”可直接称为“变石猫眼”。具有变色效应的合成宝石,在所对应天然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前加“合成变色”四字。“合成变石”“合成变石猫眼”除外。 5.3.4具其他特殊光学效应的珠宝玉石 除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和变色效应外,其他特殊光学效应不应参与定名,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 注:砂金效应、晕彩效应、变彩效应等均属于其他特殊光学效应。 5.4优化处理 5.4.1 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 常见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见表1。 表1 常见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 优化处理方法 优化处理类别 备注 热处理 优化 漂白 优化 激光钻孔 处理 漂白、充填 处理 充填 优化 用无色油、蜡充填珠宝玉石。用少量树脂充填珠宝玉石缝隙,轻微改善其外观。祖母绿的此种方法为净度优化,归为优化(应附注说明) 优化(应附注说明) 用玻璃、人工树脂充填珠宝玉石少量裂隙及空洞,改善其耐久性和外观 处理 用含Pb、Bi等玻璃、人工树脂等固化材料灌注多孔隙及多裂隙珠宝玉石,改变其耐久性和外观 覆膜 优化(应附注说明) 在天然有机宝石表面覆无色膜,改变光泽或起保护作用 处理 在天然宝石和天然玉石表面覆无色膜;或在珠宝玉石表面覆有色膜,改变其颜色或产生特殊效应 高温高压处理 处理 染色处理 处理 玉髓的此种方法归为优化 辐照处理 处理 水晶的此种方法归为优化 扩散处理 处理 5.4.2优化处理表示方法 5.4.2.1优化 优化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下述要求: a)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名称,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具体优化方法。 b)表1及附录B中标注为“优化(应附注说明)”的方法,应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具体优化方法,可描述优化程度。如:“经充填”或“经轻微/中度充填”。 5.4.2.2处理 处理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下述要求: a)在珠宝玉石基本名称处注明: ——名称前加具体处理方法,如:扩散蓝宝石,漂白、充填翡翠; ——名称后加括号注明处理方法,如:蓝宝石(扩散)、翡翠(漂白、充填); ——名称后加括号注明“处理”二字,如:蓝宝石(处理)、翡翠(处理);应尽量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具体处理方法,如:扩散处理,漂白、充填处理。 b)不能确定是否经过处理的珠宝玉石,在名称中可不予表示。但应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可能经××处理”或“未能确定是否经××处理”或“××成因未定”。 c)经多种方法处理或不能确定具体处理方法的珠宝玉石按a)或b)进行定名。也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经人工处理”,如:钻石(处理),附注说明“钻石颜色经人工处理”。 d)经处理的人工宝石可直接使用人工宝石基本名称定名。 5.5珠宝玉石饰品 珠宝玉石饰品按珠宝玉石名称+饰品名称定名。珠宝玉石名称按本标准中各类相对应的定名规则进行定名;饰品名称依据QB/T 1689的规定进行定名。如: ——非镶嵌珠宝玉石饰品,可直接以珠宝玉石名称定名,或按照珠宝玉石名称+饰品名称定名。如:“翡翠”,或“翡翠手镯”。 ——由多种珠宝玉石组成的饰品,可以: ·逐一命名各种材料;如:“碧玺”“石榴石”“水晶手链”; ·以其主要的珠宝玉石名称来定名,在其后加“等”字,可在相关质量文件中附注说明其他珠宝玉石名称。 ——天然产出的多组分珠宝玉石材料,特别是天然玉石,应以其主要组分的矿物(岩石)名称,由各自所占比例,按少前多后的原则进行定名;如:“角闪石一硬玉”或“含角闪石硬玉”。 ——贵金属镶嵌的珠宝玉石饰品,可按照贵金属名称+珠宝玉石名称+饰品名称进行定名。其中贵金属名称依据GB 11887的规定进行材料名称和纯度的定名。 ——贵金属覆盖层材料镶嵌的珠宝玉石饰品,可按照贵金属覆盖层材料名称+珠宝玉石名称+饰品名称进行定名。其中贵金属覆盖层材料名称按照QB/T 2997的规定进行命名。 ——其他金属材料镶嵌的珠宝玉石饰品,可按照金属材料名称+珠宝玉石名称+饰品名称进行定名。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珠宝玉石名称 天然宝石名称见表A.1,天然玉石名称见表A.2,天然有机宝石名称见表A.3,合成宝石名称见表A.4,人造宝石名称见表A.5。 表A.1 天然宝石名称 天然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矿物名称 钻石 Diamond 金刚石 刚玉 红宝石 蓝塞石 Corundum Ruby Sapphire 刚玉 金绿宝石 猫眼 变石 变石猫眼 Chrysoberyl Cat's-eye Alexandrite Alexandrite Cat's-eye 金绿宝石 绿柱石 祖母绿 海蓝宝石 Beryl Emerald Aquamarine 绿柱石 碧玺 Tourmaline 电气石 尖晶石 Spinel 尖晶石 锆石 Zircon 锆石 托帕石 Topaz 黄玉 橄榄石 Peridot 橄榄石 石榴石 镁铝榴石 铁铝榴石 锰铝榴石 钙铝榴石 钙铁榴石 翠榴石 黑榴石 钙铬榴石 Garnet Pyrope Almandite Spessartite Grossularite Andradite Demantoid Melanite Uvarovite 石榴石 镁铝榴石 铁铝榴石 锰铝榴石 钙铝榴石 钙铁榴石 翠榴石 黑榴石 钙铬榴石 水晶 紫晶 黄晶 Rock Crystal Amethyst Citrine 石英 表A.1(续) 天然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矿物名称 烟晶 绿水晶 芙蓉石 发晶 Smoky Quartz Green Quartz Rose Quartz Rutilated Quartz 长石 月光石 天河石 日光石 拉长石 Feldspar Moonstone Amazonite Sunstone Labradorite 长石 正长石 微斜长石 奥长石 拉长石 方柱石 Scapolite 方柱石 柱晶石 Kornerupine 柱晶石 黝帘石 坦桑石 Zoisite Tanzanite 黝帘石 绿帘石 Epidote 绿帘石 堇青石 Iolite 堇青石 榍石 Sphene 榍石 磷灰石 Apatite 磷灰石 辉石 透辉石 顽火辉石 普通辉石 锂辉石 Fyroxene Diopside Enstatite Augite Spodumene 辉石 透辉石 顽火辉石 普通辉石 锂辉石 红柱石 空晶石 Andalusite Chiastolite 红柱石 矽线石 Sillimanite 矽线石 蓝晶石 Kyanite 蓝晶石 鱼眼石 Apophyllite 鱼眼石 天蓝石 Lazulite 天蓝石 符山石 Idocrase 符山石 硼铝镁石 Sinhalite 硼铝镁石 塔菲石 Taaffeite 塔菲石 蓝锥矿 Benitoite 蓝锥矿 重晶石 Barite 重晶石 天青石 Celestite 天青石 表A.1(续) 天然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矿物名称 方解石 冰洲石 Calcite Iceland Spar 方解石 斧石 Axinite 斧石 锡石 Cassiterite 锡石 磷铝锂石 Amblygonite 磷铝锂石 透视石 Dioptase 透视石 蓝柱石 Euclase 蓝柱石 磷铝钠石 Brazilianite 磷铝钠石 赛黄晶 Danburite 赛黄晶 硅铍石 Phenakite 硅铍石 蓝方石 Hauyne 蓝方石 闪锌矿 Sphalerite 闪锌矿 表A.2天然玉石名称 天然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矿物名称 翡翠 Feicui,Jadeite 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 软玉 和田玉 白玉 青白玉 青玉 碧玉 墨玉 糖玉 黄玉(和田玉) Nephrite Hetian Yu,Nephrite 透闪石、阳起石 欧泊 白欧泊 黑欧泊 火欧泊 Opal White Opal Black Opal Fire Opal 蛋白石 石英质玉 石英岩玉 玉髓(玛瑙/碧石) 礁化玉(木变石/硅化木/硅化珊瑚) Quartzose jade Quartzite jade Chalcedony(Agate/Jasper) Silicified Jade(Silicified Asbestos/Si-licified Wood/Silicified Coral) 石英 表A.2(续) 天然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矿物名称 蛇纹石 岫玉 Serpentine Xiu Yu,Serpentine 蛇纹石 独山玉 Dushan Yu,Dushan Jade 斜长石、黝帘石 查罗石 Charoite 紫硅碱钙石 钠长石玉 Albite Jade 钠长石 蔷薇辉石 Rhodonite 蔷薇辉石 阳起石 Actinolite 阳起石 绿松石 Turquoise 绿松石 青金石 Lapis lazuli 青金石 孔雀石 Malachite 孔雀石 硅孔雀石 Chrysoeolla 硅孔雀石 葡萄石 Prehnite 葡萄石 大理石 汉白玉 蓝田玉 Marble Marble Lantian Yu,Lantian Jade 方解石、白云石 蛇纹石化大理石 菱锌矿 Smithsonite 菱锌矿 菱锰矿 Rhodochrosite 菱锰矿 白云石 Dolomite 白云石 萤石 Fluorite 萤石 水钙铝榴石 Hydrogrossular 水钙铝榴石 滑石 Talc 滑石 硅硼钙石 Datolite 硅硼钙石 羟硅硼钙石 Howlite 羟硅硼钙石 方钠石 Sodalite 方钠石 赤铁矿 Hematite 赤铁矿 天然玻璃 黑曜岩 玻璃陨石 Natural Glass Obsidian Moldavite 天然玻璃 鸡血石 Chicken-blood Stone 血:辰砂;地:迪开石、高岭石、叶蜡石、明矾石 粘土矿物质玉 寿山石 青田石 Clay minerals Jade Shoushan Stone,Larderite Qingtian Stone 迪开石、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珍珠陶土等 表A.2(续) 天然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矿物名称 巴林石 昌化石 Balin Stone Changhua Stone 水镁石 Brucite 水镁石 苏纪石 Sugilite 硅铁锂钠石 异极矿 Hemimorphite 异极矿 云母质玉 白云母 锂云母 Mica Jade Muscovite Lepidolite 云母 白云母 锂云母 针钠钙石 Pectolite 针钠钙石 绿泥石 Chlorite 绿泥石 表A.3天然有机宝石名称 天然有机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材料名称 天然珍珠 天然海水珍珠 天然淡水珍珠 Natural Pearl Saltwater Natural Pearl Freshwater Natural Pearl 天然珍珠 养殖珍珠(珍珠) 海水养殖珍珠(海水珍珠) 淡水养殖珍珠(淡水珍珠) Cuhured Pearl(Pearl) Saltwater Cultured Pearl Freshwater Cultured Pearl 养殖珍珠 海螺珠 Conch Pearl.Melo Pearl 海螺珠 珊瑚 Coral 珊瑚 琥珀 蜜蜡 血珀 金珀 绿珀 蓝珀 虫珀 植物珀 Amber 琥珀 煤精 Jet 褐煤 象牙 Ivory 象牙 猛犸象牙 Mammoth Ivory 猛犸象牙 龟甲 玳瑁 Tortoise Shell 龟甲 贝壳 砗磲 Shell 贝壳 表A.4合成宝石名称 合成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材料名称 合成钻石 Synthetic Diamond 合成金刚石 合成刚玉 合成红宝石 合成蓝宝石 Synthetic Corundum Synthetic Ruby Synthetic Sapphire 合成刚玉 合成绿柱石 合成祖母绿 Synthetic Beryl Synthetic Emerald 合成绿柱石 合成金绿宝石 合成变石 Synthetic Chrysoberyl Synthetic Alexandrite 合成金绿宝石 合成尖晶石 Synthetic Spinel 合成尖晶石 合成欧泊 Synthetic Opal 合成蛋白石 合成水晶 合成紫晶 合成黄晶 合成烟晶 合成绿水晶 Synthetic Quartz Synthetic Amethyst Synthetic Citrine Synthetic Smoky Quartz Synthetic Green Quartz 合成水晶 合成金红石 Synthetic Rutile 合成金红石 合成立方氧化锆 Synthetic Cubic Zirconia 合成立方氧化锆 合成碳硅石 Synthetic Moissanite 合成碳硅石 合成翡翠 Synthetic Jadeite 合成硬玉 表A.5人造宝石名称 人造宝石基本名称 英文名称 材料名称 人造钇铝榴石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YAG) 人造钇铝榴石 人造钆镓榴石 Gadolinium Gallium Garnet(GGG) 人造钆镓榴石 人造钛酸锶 Strontium Titanate 人造钛酸锶 人造硼铝酸锶 Strontium Aluminate Borate 人造硼铝酸锶 塑料 Plastic 塑料 玻璃 Glass 玻璃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优化处理珠宝玉石 常见珠宝玉石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见表B.1。 表B.1 常见珠宝玉石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 珠宝玉石基本名称 优化处理方法 效果 优化处理类别 钻石 激光钻孔 改善净度 处理 覆膜 改变颜色等外观 处理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处理 辐照处理(常附热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高温高压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红宝石 热处理 改善外观 优化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扩散处理 改善颜色或产生星光效应 处理 蓝宝石 热处理 改善外观 优化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扩散处理 改善颜色或产生星光效应 处理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猫眼 辐照处理 改善眼线和颜色等外观 处理 祖母绿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海蓝宝石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绿柱石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碧玺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表B.1(续) 珠宝玉石基本名称 优化处理方法 效果 优化处理类别 锆石 热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尖晶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扩散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托帕石 热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扩散处理 改变颜色等外观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石榴石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水晶 热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长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扩散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方柱石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黝帘石(坦桑石)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锂辉石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红柱石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蓝晶石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方解石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蓝柱石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表B.1(续) 珠宝玉石基本名称 优化处理方法 效果 优化处理类别 翡翠 热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漂白、充填 改变外观 处理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软玉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欧泊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外观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玉髓(玛瑙/碧石) 热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硅化玉(木变石/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硅化木/硅化珊瑚)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石英岩玉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漂白、充填 改变外观 处理 蛇纹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查罗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绿松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致密度优化 改善耐久性及外观 优化(应附注说明)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青金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孔雀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大理石 染色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菱锰矿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萤石 热处理 改善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表B.1(续) 珠宝玉石基本名称 优化处理方法 效果 优化处理类别 滑石 染色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羟硅硼钙石 染色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鸡血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寿山石 热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青田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巴林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昌化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苏纪石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云母质玉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处理 绿泥石 染色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天然珍珠 漂白 改善外观 优化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养殖珍珠(珍珠) 漂白 改善颜色等外观 优化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珊瑚 漂白 改善外观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表B.1(续) 珠宝玉石基本名称 优化处理方法 效果 优化处理类别 琥珀 热处理 改善颜色等外观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见5.4.1 辐照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加温加压改色 改变颜色 处理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象牙 漂白 改善外观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猛犸象牙 漂白 改善外观 优化 充填 改善或改变耐久性及外观 见5.4.1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变颜色 处理 贝壳 覆膜 改善或改变光泽、颜色等外观 见5.4.1 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 处理 |
联系我们
|
微信联系客服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收费付款 |
服务热线:400-001-5431 | 电话:010-8572 5110 | 传真:010-8581 9515 | Email: bz@bzfyw.com | |
版权所有: 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2020 京ICP备17065875号-1 51La |
本页关键词: |
GB/T 16552-2017, GB 16552-2017, GBT 16552-2017, GB/T16552-2017, GB/T 16552, GB/T16552, GB16552-2017, GB 16552, GB16552, GBT16552-2017, GBT 16552, GBT16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