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040.10
T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085.4—2020/ISO 19642-4:2019
道路车辆 汽车电缆 第4部分:
交流30V 或直流60V 单芯
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Road vehicles—Automotive cables—Part 4:Dimens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30 V a.c. or 60 V d.c. single-core aluminium conductor cables
(ISO 19642-4:2019,IDT)
2020-07-2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GB/T 25085《道路车辆 汽车电缆》预计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词汇和设计指南;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交流30V 或直流60V 单芯铜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4部分:交流30V 或直流60V 单芯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5部分:交流600V或直流900V、交流1000V或直流1500V单芯铜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6部分:交流600V 或直流900V、交流1000V 或直流1500V 单芯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7部分:交流30V 或直流60V 圆形护套的屏蔽和非屏蔽多芯和单芯铜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8部分:交流30V 或直流60V 圆形护套的屏蔽和非屏蔽多芯和单芯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9部分:交流600V 或直流900V、交流1000V 或直流1500V 圆形护套的屏蔽和非屏蔽多芯和单芯铜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第10部分:交流600V 或直流900V、交流1000V 或直流1500V 圆形护套的屏蔽和非屏蔽多芯和单芯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本部分为GB/T 25085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19642-4:2019《道路车辆 汽车电缆 第4部分:交流30V 或直流60V 单芯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测试方法(ISO 6892-1:2009,MOD)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ISO 19642-4:2019的警示移到了本部分的4.2;
——用“√”代替“×”(见表3);
——用“加”代替“+”(见表3、5.5.3、5.5.4);
——用“—”代替“×”(见表4、表6、表7、表8、表A.1、表A.2);
——增加了一些注,给出了相关国内标准的参考信息(见4.5注2、表2中脚注a);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产品型号清单”;
——修改了参考文献。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道路车辆 汽车电缆 第4部分:
交流30V 或直流60V 单芯
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1 范围
GB/T 25085的本部分规定了一般用途道路车辆用标称系统电压不大于交流30V 或直流60V 单芯铝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道路车辆用单芯电缆,也适用于多芯电缆中的线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6892-1 金属材料 张力测试 第1部分:在室温的测试方法(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Part1: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ISO 19642-1 道路车辆 汽车电缆 第1部分:词汇和设计指南(Road vehicles—Automotive cables—Part1:Vocabulary and design guidelines)
ISO 19642-2:2019 道路车辆 汽车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Road vehicles—Automotive cables—Part2:Test methods)
EN 573-1 铝和铝合金 锻制产品的化学成分和形式 第1部分:数字标识系统(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orm of wrought products—Part 1:Numerical designation system)
EN 573-3:2013 铝和铝合金 锻制产品的化学成分和形式 第3部分:化学成分和产品形式(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orm of wrought products—Part 3: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orm of products)
ASTMB231 电工用1350同心绞合铝导体的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oncentric-Lay-Standard Aluminium 1350 Conductors)
3 术语和定义
ISO 1964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一般要求
4.1 一般测试条件
应在ISO 19642-2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表3的规定进行试验。
如供需双方同意修改或变更试验方法和要求,应记录所有变更和修改。
4.2 安全注意事项
本部分的使用可能涉及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本部分无意解决与使用本部分相关的可能存在的所有安全问题。本部分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适当的安全规程并确定法规限制的适用性。
4.3 电压范围
本部分中电缆的电压上限为交流30V 和直流60V。
4.4 温度等级
铝导体电缆适用的温度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额定温度等级
等级 等同等级 温度
℃
A T1 -40~85
B T2 -40~100
C T3 -40~125
D T4 -40~150
E T5 -40~175
F T6 -40~200
4.5 导体材料
导体应由退火或退火的压缩铝或铝合金单丝组成。导体单根单丝的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并按材料规范完成。伸长率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成品电缆的所有导体应符合表7的电阻要求。
铝导体的单丝应由EN 573-1规定的1000系列铝或其他合金制造。化学成分应符合EN 573-3:2013中表1的要求。
注1:绞合结构示例参见附录A。
注2:铝导体的单丝材料和化学成分也可参考GB/T 16474—2011和GB/T 3190—2008。
表2 退火后的单根单丝特性
抗张强度Rma,b
MPa 相关导体材料 断裂伸长率Aa,b
% 导电性k20
%IACS Sm/mm2
70~120 1000系列 ≥16 ≥61.2 ≥35.5
最小90 其他合金 (推荐)
≥8c,d ≥57.8d ≥33.5d
注1:铝导体材料的性能可参考EN -1715-2,也可参考GB/T 3954—2014。
注2:%IACS是国际退火铜标准的百分比。
a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应按ISO 6892-1和ASTMB231测定,也可参考GB/T 228.1—2010。
b 应在夹紧长度为200mm 条件下测量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c 不适用于压缩导体。抗张强度、伸长率和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d 可以使用其他的铝合金。导电性、抗张强度、伸长率特性和化学成分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4.6 导体
成品电缆的导体应符合表7中横截面积(CSA)和电阻的规定。
导体的最大直径应符合表8的规定。
导体的绞合结构不是规范性要求。
注1:铝导体的现有绞合结构参见表A.1。
注2:铝导体的推荐绞合结构参见表A.2。
其他绞合结构由供需双方协商,但应符合上述要求。
4.7 绝缘厚度
本部分规定以下三种不同的绝缘厚度:
a) 厚壁绝缘;
b) 薄壁绝缘;
c) 超薄壁绝缘。
不同导体规格的最小壁厚应符合表8的规定。
标称壁厚按式(1)计算:
(1)
式中:
Wmin——最小壁厚,单位为毫米(mm);
Wnom——标称壁厚,单位为毫米(mm)。
4.8 电缆外径
各个导体规格和绝缘厚度的电缆外径应符合表8的规定。
4.9 试验用代表性导体规格
当需进行一项测试时,导体规格、绝缘厚度和绝缘材料的所有组合均应符合相应规定。
但是,当供需双方协商允许对代表性规格进行测试时,可仅测试较大和较小的导体规格来证明电缆族的符合性。
4.10 试验项目及要求
ISO 19642-2:2019中适用单芯电缆的相关试验项目见表3。
表3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项目序号与ISO 19642-2:2019一致) 必做试验 选做试验c
过程a 首次鉴定 周期b 首次鉴定 周期b
5.1 尺寸检查
5.1.2 电缆外径 — √ √ — —
5.1.3 绝缘厚度 — √ √ — —
5.1.4 导体直径 — — — √ √
5.1.5 横截面积 — — — √ √
5.1.6 制造过程中的电缆外径 √ — — — —
5.2 电气性能试验
5.2.1 导体电阻 — √ √ — —
5.2.2 温度系数测试 — √ — — —
5.2.3 耐电压 — √ √ — —
5.2.4 环境试验后耐电压d — — — — —
5.2.5 绝缘缺陷 √ — — — —
5.2.6 绝缘体积电阻率 — — — √ √
5.3 机械性能试验
5.3.1 剥离力 — — — √ √
5.3.2 耐磨e
5.3.2.4 拖磨试验 — √ √ — —
5.3.2.5 刮磨试验 — √ √ — —
5.3.3 成品电缆拉断力 — — — √ —
5.3.4 循环弯曲 — — — √ —
5.3.5 柔韧性 — — — √ —
5.4 环境试验
5.4.1 试样制备和卷绕试验d
5.4.2 额定等级温度下的3000h长期热老 化— √ — — —
5.4.3 额定温度等级加25℃下的240h短期热老化 — √ √ — —
5.4.4 额定温度等级加50℃下的6h热过载 — — — √ √
5.4.5 高温压力试验 — √ √ — —
5.4.6 热收缩 — √ √ — —
5.4.7 低温卷绕 — √ √ — —
5.4.8 冷冲击 — — — √ √
5.4.9 温度和湿度交变f — — — √ —
5.4.10 耐热水f — √ — — —
5.4.11 耐液体化学品f,g — √ — √ —
5.4.12 电缆标志耐久性f — — — √ √
5.4.13 耐应力开裂f — — — √ —
5.4.14 耐臭氧f — — — √ —
5.4.15 抗延燃 — √ √ — —
注1:“√”表示符合ISO 19642-2规定的试验项目。
注2:“—”表示不需要测试的试验项目。
注3:产品的型号及规格范围参见附录NA。
a 在制造过程中或制造后对整批电缆进行的试验项目。
b 周期试验的频次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c “选做试验”的使用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d 该试验项目仅用于样品制备和环境耐久性测试之后。
e 应经供需双方协商,仅进行一项耐磨试验。
f 可通过仅测试大和小的导体规格来证明电缆族的符合性。
g 一些液体用于“首次鉴定”,其余液体用于“选做试验”。
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电缆应根据其额定温度等级按ISO 19642-2进行试验。
电缆应按表3规定进行试验。
5.2 尺寸检查
5.2.1 电缆外径
电缆外径测量值均应在表8中规定的限值内。
5.2.2 绝缘厚度
绝缘厚度测量值应不小于表8中规定的最小值。
5.2.3 导体直径
导体直径测量值应不大于表8中规定的最大值。
5.2.4 横截面积(CSA)
横截面积测量值均应在表7中规定的限值内。
5.2.5 制造过程中的电缆外径
应对制造过程中的电缆外径进行连续监测。
制造过程中的电缆外径测量值均应在表8中规定的限值内。
5.3 电气性能试验
5.3.1 导体电阻
导体电阻测量值应不大于表7中规定的最大值。
5.3.2 温度系数测定要求
对于铝,αρ=4.03×10-3 K-1。
对于铝合金,αρ 应按ISO 19642-2:2019中5.2.2规定测定。
5.3.3 耐电压
施加电压1kV,施加时间30min,绝缘应不被击穿。
注:不需要爬升电压。
5.3.4 环境试验后耐电压
施加电压1kV,施加时间1min,绝缘应不被击穿。
5.3.5 绝缘缺陷
持续施加交流3kV 电压,绝缘应不被击穿。
5.3.6 绝缘体积电阻率
绝缘体积电阻率应不小于1×109 Ω·mm。
5.4 机械性能试验
5.4.1 剥离力
测量力应在供需双方协商值范围内。
5.4.2 耐磨
5.4.2.1 总则
试验仅适用于导体规格不大于6mm2 的电缆,应进行拖磨或刮磨任一试验。
供需双方应明确采用何种试验。
导体规格大于6mm2 的电缆不必进行耐磨试验。
5.4.2.2 拖磨试验
电缆试样按表4的要求附加重物后进行试验。
电缆试样4个读数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表4中的规定值。
表4 拖磨试验要求
导体
规格
mm2 厚壁 薄壁 超薄壁
附加重物a
kg 最小砂带长度
mm 附加重物a
kg 最小砂带长度
mm 附加重物a
kg 最小砂带长度
mm
注:“—”表示电缆类型不存在。
a 施加在试样上的垂直力应是支架、转臂、支撑杆和附加重物所施加的力的总和。
5.4.2.3 刮磨试验
电缆试样按表5的规定施加总垂直力。
最小循环次数应不小于表5中的规定值。
表5 刮磨试验要求
导体规格
mm2 0.5 0.75 1 1.25 1.5 2 2.5 3 4 5 6
垂直力
N 7.00
偏差
N ±0.05
最小循环次数 300 350 400 400 450 500 550 600 700 700 700
5.4.3 成品电缆拉断力
需要测试的电缆规格和拉断力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5.4.4 循环弯曲
试验仅适用于导体规格不大于25mm2的电缆。
试验的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5.4.5 柔韧性试验
试验适用于导体规格不小于8mm2 的电缆。
试验的要求应由供需双方协商。
5.5 环境试验
5.5.1 试样制备和卷绕试验
ISO 19642-2:2019中5.4.1规定了环境试验中用于制备试样的芯轴尺寸。
还规定了检测由环境应力引起缺陷进行的卷绕试验的要求。
5.5.2 额定温度等级下的3000h长期热老化
试样应在额定温度等级的上限温度老化3000h。
试样卷绕后,应不露导体。
试样在环境试验后的耐电压(5.3.4)期间,绝缘应不被击穿。
5.5.3 额定温度等级加25 ℃下的240h短期热老化
试样应在额定温度等级的上限温度加25℃老化240h。
试样卷绕后,应不露导体。
试样在环境试验后的耐电压(5.3.4)期间,绝缘应不被击穿。
5.5.4 额定温度等级加50 ℃下的6h热过载
试样应在额定温度等级的上限温度加50℃老化6h。
试样卷绕后,应不露导体。
试样在环境试验后的耐电压(5.3.4)期间,绝缘应不被击穿。
5.5.5 高温压力试验
试样在环境试验后的耐电压(5.3.4)期间,绝缘应不被击穿。
5.5.6 热收缩
试样任一端最大收缩应不超过2mm。
5.5.7 低温卷绕
试样应在额定温度等级的下限温度放置4h。
试样卷绕后,应不露导体。
试样在环境试验后的耐电压(5.3.4)期间,绝缘应不被击穿。
5.5.8 冷冲击
试样应按表6中要求的重锤质量进行试验。
试样冲击后,应不露导体。
试样在环境试验后的耐电压(5.3.4)期间,绝缘应不被击穿。
表6 冷冲击试验要求
导体规格(a)
mm2 重锤质量
g
厚壁 薄壁 超薄壁
0.5≤a≤2.5 100 100 10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