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 010 CCS F 0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28380—2025 代替 GB 28380—2012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Minimum allowablevaluesof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grades formicrocomputers
2025-01-24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GB 28380—2025
GB 2838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
本文件代替 GB28380—2012《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与 GB28380-2012相比 ,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a) 删除了 “微型计算机节能评价值 ”定义(见 2012年版的 2. 6) ;
b) 增加了 “平板电脑”“长时空闲”“短时空闲”“替代型低功耗状态 ”定义(见第 3 章) ;
c) 删除了 “节能评价值 ”(见 2012年版的 3. 4) ;
d) 更改了微型计算机分类 、能效等级指标(见 4. 1、4. 2,2012年版的 3. 1、3. 2) ;
e) 更改了微型计算机典型能源消耗计算方法 、微型计算机各状态所占时间百分比和附加功能功 率因子(见 5. 1,2012年版的 4. 2) ;
f) 更改了试验方法(见附录 A,2012年版的附录 A) ;
g) 删除了检验规则(见 2012年版的第 5 章)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 口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2012年首次发布为 GB 28380—2012;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GB 28380—2025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台式微型计算机 、具有显示功能的一体式台式微型计算机(简称 “一体机 ”) 和便携式 微型计算机(简称 “微型计算机 ”)的技术要求 、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用途微型计算机 。 本文件不适用于 :
a) 平板电脑 、台式/机架式工作站和工业应用微型计算机 ;
b) 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独立显示单元的微型计算机 ;
c) 电源额定输出功率大于 500W 的微型计算机 ;
d) 显示屏对角线尺寸小于 294. 6 mm(11. 6 in)的一体机及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 注 日期的引用文 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 本文件 。
GB/T 9813. 1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 1部分 : 台式微型计算机
GB/T 9813. 2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 2部分 :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GB/T 9813. 4 计算机通用规范 第 4部分 :工业应用微型计算机
IEC 61966-2-1 多媒体系统和设备 色彩测量和管理 第 2-1部分 :色彩管理 默认 RGB色彩空 间-sRGB(Multimedia systemsand equipment—Colourmeasurementand management—Part2-1: Col- our management-DefaultRGB colour space-sRGB)
3 术语和定义
GB/T 9813. 1、GB/T 9813. 2 和 GB/T 9813. 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1
平板电脑 slates/tablets
符合以下所有条件的计算机设备 :
a) 包含一个集成对角线尺寸大于 177. 8 mm(7in)而小于 442. 0 mm(17. 4 in)的显示屏 ;
b) 出厂配置中不包含一体的物理键盘 ,或不包含可拆卸的物理键盘 ;
c) 包括且主要依靠触摸屏进行输入 ;
d) 包含且主要依靠无线网络连接 ;
e) 包括且主要依靠内置电池组供电 ;
f) 使用时主要通过握持进行操作 。 3.2
关闭状态 offmode
微型计算机连接到电网电源上 ,且产品的状态为系统关闭状态 。
注 : 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接口(ACPI)的微型计算机 ,其关闭状态对应 ACPI中的 S5状态 。
GB 28380—2025
3.3
睡眠状态 sleep mode
微型计算机在不关闭情况下能耗较低的状态 。
注 1: 该状态由用户选择进入 ,或者由微型计算机在一段时间不工作后自动进入 。
注 2: 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接 口 (ACPI)的微型计算机 ,其睡眠状态对应于 ACPI中的 S3状态 ,在有些操作系统中 也叫 “待机状态”“挂起 ”等 。
3.4
空闲状态 idle
微型计算机没有被使用 ,处于等待被分配任务或指令的状态 。 3.5
长时空闲 longidle
微型计算机进入空闲状态 ,计算机主显示器进入低功率状态 ,无法看到屏幕内容(例如 : 背光已关 闭) ,但仍处于工作模式(ACPIG0/S0)时的状态 。
注 1: 如果电源管理功能在本定义描述的场景中激活 ,则在评估长时 空 闲 之 前 启 用 这 些 功 能(例 如 ,显 示 器 处 于 低 功耗状态 ,硬盘驱动器可能已关闭) ,但需要使计算机无法进入睡眠状态 。
注 2: 工作模式(ACPIG0/S0)是指计算机响应 a用户之前或同步输入 ,或 b 网络之前或同步指令而进行有效工作 的状态 。该状态包括 :主动处理以及从储存空间 、内 存 或 缓 存 中 搜 索 数 据 ,还 包 括 等 待 用 户 进 一 步 输 入 过 程 中 , 以及进入低功率模式前的待机状态 。
3.6
短时空闲 shortidle
微型计算机进入空闲 状 态 , 屏 幕 打 开 , 长 时 空 闲 电 源 管 理 功 能 未 启 动(如 硬 盘 驱 动 器 处 于 运 转 状 态 ,且计算机无法进入睡眠模式)时的状态 。
3.7
替代型低功耗状态 alternativelow powermode;ALPM 一种替代睡眠状态和长时空闲的低功耗状态 。
注 : 该状态由微型计算机在一段时间内不活动后自动进入 ,或由用户选择进入 ,此状态下微型计算机的屏幕是关闭 的 ; 同时微型计算机在该状态下保持对网络连接或用户界面设备的即时响应 。该状态默认开启 。
3. 8
典型能源消耗 typicalenergy consumption;TEC
微型计算机按照本文件所规定的试验和计算方法得出的年能源消耗量 。 注 : 单位为千瓦时(kWh) 。
3.9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 theminimum allowablevaluesofenergy efficiency formicrocomputers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微型计算机所允许的最大的典型能源消耗 。
4 技术要求
4. 1 微型计算机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类型按表 1 确定 。
GB 28380—2025
表 1 微型计算机分类
微型计算机 类型 配置说明
台式微型计算机 Ⅰ 类 集成显示单元或可切换显示单元
D类 独立显示单元
一体机 1类 P<8
2类 P≥8
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1类 P<8
2类 P≥8
注 : P= (CPU 内核数) ×[CPU时钟频率(GHz)] , 内核数表示 CPU物理内核数量 ,CPU 时钟频率表示最大 TDP
核心频率 ,而非自动超频频率 。
4.2 微型计算机能效等级
微型计算机能效等级分为 3 级 ,其中 1 级典型能源消耗最低 。微型计算机装有单位晶体管密度大 于 30 Mtr/mm2 的中央处理器 ,其能效各等级的典型能源消耗不应大于表 2 的规定 。微型计算机装有 单位晶体管密度小于或等于 30 Mtr/mm2 或非极紫外线(EUV)光刻设备制造的中央处理器 ,其能效各 等级的典型能源消耗不应大于表 3 的规定 。
表 2 微型计算机能效等级(装有单位晶体管密度大于 30 Mtr/mm2 的中央处理器)
单位为千瓦时
微型计算机类型 典型能源消耗
1 级 2 级 3 级
台式微型 计算机 Ⅰ 类 18. 0+∑Efa 32. 0+∑Efa 76. 0+∑Efa
D类 30. 0+∑Efa 45. 0+∑Efa 105. 0+∑Efa
一体机 1类 13. 0+∑Efa 28. 0+∑Efa 60. 0+∑Efa
2类 16. 0+∑Efa 37. 0+∑Efa 72. 0+∑Efa
便携式
微型计算机 1类 8. 0+∑Efa 14. 0+∑Efa 21. 0+∑Efa
2类 12. 0+∑Efa 18. 0+∑Efa 31. 0+∑Efa
注 : ∑Efa为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因子之和 。
表 3 微型计算机能效等级(单位晶体管密度小于或等于 30 Mtr/mm2 或装有非 EUV
设备制造的中央处理器)
单位为千瓦时
微型计算机类型 典型能源消耗
1 级 2 级 3 级
台式微型 计算机 Ⅰ 类 30. 0+∑Efa 80. 0+∑Efa 140. 0+∑Efa
D类 32. 0+∑Efa 115. 0+∑Efa 150. 0+∑Efa
3
GB 28380—2025
表 3 微型计算机能效等级(单位晶体管密度小于或等于 30 Mtr/mm2 或装有非 EUV
设备制造的中央处理器) (续)
单位为千瓦时
微型计算机类型 典型能源消耗
1 级 2 级 3 级
一体机 1类/2类 21. 0+∑Efa 85. 0+∑Efa 130. 0+∑Efa
便携式微型 计算机 1类/2类 16. 0+∑Efa 35. 0+∑Efa 50. 0+∑Efa
注 1: ∑Efa为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因子之和 。
注 2: 对于采用芯粒(chiplets)技术的处理器 ,其工艺制程按照面积占比最大的芯粒所采用的工艺进行认定(不包 括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 、闪存(FLASH)等存储芯粒) 。
4.3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为表 2 或表 3 中能效等级的 3 级 。
5 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
5. 1 计算方法
5. 1. 1 典型能源消耗计算方法
微型计算机典型能源消耗按照公式(1)计算 ,对于使用 ALPM 替代睡眠状态和长时空闲的微型计 算机按照公式(2)计算 :
TEC= (8 760/1000) ×(Poff×Toff+PALPM ×(Tsleep+Tlong_ idle) +Pshort_ idle ×Tshort_ idle)
TEC — 微型计算机典型能源消耗 ,单位为千瓦时(kWh) ; 8 760 — 年小时数 ,单位为小时(h) ;
Poff — 微型计算机关闭状态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Toff — 微型计算机年关闭状态时间所占百分比 ,查表 4 获得 ;
Psleep — 微型计算机睡眠状态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Tsleep — 微型计算机年睡眠状态时间所占百分比 ,查表 4 获得 ; Plong_ idle — 微型计算机长时空闲状态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Tlong_ idle — 微型计算机年长时空闲状态时间所占百分比 ,查表 4 获得 ; Pshort_ idle — 微型计算机短时空闲状态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Tshort_ idle — 微型计算机年短时空闲状态时间所占百分比 ,查表 4 获得 ; PALPM — 微型计算机 ALPM状态功率 ,单位为瓦特(W) 。
… …
… …
( 1 ) ( 2 )
GB 28380—2025
表 4 微型计算机各状态所占时间百分比
状态 台式微型计算机 及一体机 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关闭状态 15% 10%
睡眠状态 45% 60%
长时空闲状态 10% 10%
短时空闲状态 30% 20%
5. 1.2 附加功能功耗因子的计算
表 2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因子之和(∑Efa) 通过查表 5 确定 。 表 3 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 因子之和(∑Efa)通过查表 6确定 。
表 5 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因子(表 2适用)
单位为千瓦时
功能 台式微型 计算机 一体机 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附加功能说明
电源适配器(TECEPS)
不适用
EPS×0. 05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适用一次 :
1) 系统内存大于 或 等 于 32 GB,且 支 持以下任一功能 :
(a) 至少含有一个集成或独立的图形 显示单元(GPU) , 帧 缓 冲 带 宽 大 于 或 等于 96 GB/s; 或 者(b) 系 统 内 存 带 宽大于或等于 134 GB/s,并支持 集 成 图形显示单元(GPU) 。
系统内 存 带 宽 是 指 从 计 算 机 系 统 内 存中读取或 存 储 数 据 的 速 率 , 以 每 秒 千兆字节(GB/s)表示 。
2) 电 源 适 配 器(EPS) 的 额 定 输 出 功 率 大 于 或 等 于 140 W , 单 位 为 瓦 特 (W) ,计算时取其数值
内存(TECmemory)
0. 17× GB
0. 08× GB GB按 照 系 统 安 装 的 内 存 容 量 计 算 ,单位 为 千 兆 字 节(GB) , 计 算 时 取 其数值
GB 28380—2025
表 5 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因子(表 2适用) (续)
单位为千瓦时
功能 台式微型 计算机 一体机 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附加功能说明
独立显示单元(TECgraphics)
29. 4×tanh(0. 008× FBBW
-0. 03) +11+(0. 011×
FBBW)
14. 7×tanh(0. 008×
FBBW-0. 03) +5. 5+
(0. 005 5×FBBW) 1) 适用于 安 装 在 系 统 中 的 独 立 显 示 单元(dGfx) , 不 适 用 于 可 切 换 显 示 单元 。
2) FBBW 为 独 立 显 示 单 元 显 存 带 宽 ,单 位 为 千 兆 字 节 每 秒(GB/s) , 计 算时取其数值 。
FBBW= (DR×DW)/(8× 1 000)
式中 :
DR— 显存 等 效 频 率 , 单 位 为
兆赫兹(MHz) ;
DW— 显 存 位 宽 , 单 位 为 位 (bit)
具有多 路 复 用 器 (MUX)
独立显示单元 (TECMUXGraphics)
12. 2
5. 2 1) 具有多 路 复 用 器 的 独 立 显 示 单 元 (MUX Graphics) 是 指 系 统 同 时 具 有 集成显示单 元 和 独 立 显 示 单 元 , 且 在 需要集 成 显 示 单 元 独 立 工 作 时 能 够 禁用独立 显 示 单 元 。 根 据 场 景 的 不 同 ,允许画面 显 示 由 集 成 显 示 单 元 或 独立显示单元完成驱动 。
2) 适 用 于 显 示 器 由主 板 上 的 MUX 设备驱动的系统
可切换显示单元 (TECswitchable)
7. 0
不适用 1) 可 切 换 显 示 单 元 ( Switchable Graphics)是指 系 统 同 时 具 有 集 成 显 示单元和独 立 显 示 单 元 , 且 在 需 要 集 成显示 单 元 独 立 工 作 时 能 够 禁 用 独 立显示单 元 。 画 面 显 示 由 集 成 显 示 单元驱动 。
2) 适用于默认自动切换
多 个 内 部 存 储 设备
(TECstorage) 3. 5 寸硬盘 (HDD) 16. 5 不适用
1) 除搭载操作系统的硬盘外 ,配置额 外的内 部 存 储 设 备 , 只 适 用 一 次 , 且 取附加功率因子大的一个值计算 。
2) 混 合 硬 盘 ( Hybrid HDD/SSD) 是 把磁性硬盘 和 闪 存 集 成 到 一 起 , 将 传 统硬 盘 与 固 态 硬 盘 的 结 合 的 一 种 硬盘
2. 5 寸硬盘 (HDD) 2. 1
2. 6
混合硬盘
(HybridHDD/ SSD)
0. 8
固态硬盘
( SSD, 包 括 M. 2 接口)
0. 4
GB 28380—2025
表 5 微型计算机附加功能功耗因子(表 2适用) (续)
单位为千瓦时
功能 台式微型 计算机 一体机 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附加功能说明
显示屏
(TECint_display)
A<(190×
645. 16)
不适用 [(3. 43×
r) +(0. 148×
A/645. 16) +
1. 30] ×
(1+EP)
8. 76× 0. 20× ( 1 + EP) × (0. 43× r+ 0. 026 3×A/645. 16)
1) r 是屏幕 固 有 分 辨 力 ,单 位 为 百 万 像素;A 为 可 视 屏 幕 区 域 面 积 , 单 位 为 平 方 毫 米 ( mm2 ) , 计 算 时 取 其 数值 。
EP按以下条件取值 :
a) 非增强型显示屏 ,取值为 0;
b) 增强型显示屏 ,取值为 0. 3。
2) 增 强 型 显 示 屏 应 同 时 满 足 以 下 条件 :
a) 无论是否配有屏幕保护玻璃 ,对 比 度在 60 ∶ 1 时 ,水平视角不小于 85°;
b) 固 有 分 辨 力 不 低 于 2. 3 百 万 像 素 (MP) ;
c) 色域至少为 IEC 61966-2-1定义的 sRGB,允 许 色 彩 空 间 的 偏 移 , 但 要 能 支持至少 99%sRGB。
3) 如产品标配多个显示器 ,则每个显 示屏 应 用 此 附 加 功 能 功 耗 因 子 后 加和
(190×645. 16)
≤A<(210×
645. 16) [(3. 43×
r) +(0. 018×
A/645. 16) +
26. 1] ×
(1+EP)
(210×645. 16)
≤A<(315×
645. 16) [(3. 43×
r) +(0. 078×
A/645. 16) +
13. 2] ×
(1+EP)
A≥(315× 645. 16) [(3. 43×
r) +(0. 156×
A/645. 16) -
11. 3] ×
(1+EP)
网络接 口 (TECglan )
1 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