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目录
中文样稿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function
1 Scope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functional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functional measurement conditions, air interface func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security encryption func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system interconnection func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PDT)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the functional measurement of PDT systems, PDT repeater stations, PDT mobile stations, and other equipment.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referenced documents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 cited applies.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referenced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ies.
GA/T 1056-2013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GA/T 1057-2013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hysical layer and data link layer of air interface
GA/T 1058-2013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ll control layer of air interface
GA/T 1059-2013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Secur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GA/T 1364-2017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connection
GA/T 1365-2017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GA/T 1366-2017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bile stations
3 Terms, definitions and abbreviations
3.1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ocument,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given in GA/T 1056-2013, GA/T 1057-2013, GA/T 1058-2013, GA/T 1059-2013, GA/T 1364-2017, GA/T 1365-2017 and GA/T 1366-2017 as well as the following apply.
3.1.1
PDT air interface signaling analysis tool
tool for capturing, parsing, and recording PDT air interface signaling
3.1.2
pSIP protocol analysis tool
tool for capturing, parsing, and recording PDT system interconnection protocols
3.2 Abbrevia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document, the following abbreviations apply.
AI Air Interface
AIETYPE Air Interface Encryption Type
AuC Authentication Center
CACH Common Announcement Channel
CC Colour Code
CHAN Channel Number
DCS Dispatching Control System
DGNA Dynamic Group Number Assignment
DMO Direct Mode Operation
ESN Equipment Serial Number
FOACSU Full Off Air Call Set-Up
ID Identity
MNMC Ministerial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MS Mobile Station
MSO Mobile Switching Office
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OACSU Off Air Call Set-Up
OTAP Over The Air Programming
PABX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
PDT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PDU Protocol Data Unit
PNMC Provincial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TT Push To Talk
REG Registration
RMO Repeater Mode Operation
SIC System Identity Code
SF Service Flag
TMO Trunking Mode Operation
TS Trunking Station
UP User Priority
WT Wait Timeslot
4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4.1 System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When the PDT system serves as the sample under measurement,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air interface functions, security encryption functions, and interconnection functions shall be set up as shown in Figure 1.
Note: The equipment shown in the dashed box is the equipment under measurement.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PDT system equipment
4.2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for system network management
4.2.1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prefectural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To measure the prefectural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s,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shall be set up as shown in Figure 1.
4.2.2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provincial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To measure the provincial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s,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shall be set up as shown in Figure 2.
Note: The equipment shown in the dashed box is the equipment under measurement.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provincial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PDT system
4.2.3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ministerial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To measure the ministerial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s,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shall be set up as shown in Figure 3.
Note: The equipment shown in the dashed box is the equipment under measurement.
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ministerial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PDT system
4.3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mobile station
To measure the air interface functions and security encryption functions of the mobile station,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shall be set up as shown in Figure 4.
When measuring the shared packet data function of the mobile station, MSO1 shall enable the shared packet data function. When measuring the dedicated packet data function of the mobile station, MSO1 shall enable the dedicated packet data function.
When measuring the mobile station’s function of pulling satellite-based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MSO1 shall be configured with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pulling satellite-based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When measuring the mobile station’s function of pushing satellite-based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MSO1 shall be configured with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pushing satellite-based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Note: The equipment shown in the dashed box is the equipment under measurement.
Figure 4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PDT mobile station equipment
4.4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repeater station
When the PDT repeater station serves as the sample under measurement,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air interface functions shall be set up as shown in Figure 5.
Note: The equipment shown in the dashed box is the equipment under measurement.
Figure 5 Schematic diagram for the measurement environment
for PDT repeater station equipment
5 Measurement conditions
5.1 General measurement conditions
The general measurement conditions for the equipment are as follows:
——Normal temperature: 15℃~35℃;
——Relative Humidity: 20%~75%;
——Normal voltage: For equipment powered by lead-acid batteries, the normal voltage is 1.1 times the nominal operating voltage; for equipment with other types of power supplies, the normal voltage is the nominal voltage;
——Normal barometric pressure: 86kPa~106kPa.
5.2 Working conditions for measurement
5.2.1 Conditions for samples under measurement
5.2.1.1 General conditions for samples under measurement
The sample under measurement may be either a product submitted by the manufacturer for inspection or a product sampled by the testing department as per regulations. For any submitted or collected sample, the manufacturer shall provide the technical documents required for measurement, as well as various connecting cables, security encryption modules and necessary auxiliary testing devices before measurement can commence. Prior to the start o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uch as hardware models and software versions of the sample under measurement and its main constituent equipment shall be provided.
5.2.2 Measurement equipment conditions
5.2.2.1 System measurement equipment
Foreword I
1 Scop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3 Terms, definitions and abbreviations
4 Measurement environments
5 Measurement conditions
6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functions of equipment
7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security encryption functions of equipment
8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system interconnection functions
9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system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s
Annex A (Normative) Lists of equipment functions
ICS 33.060.01
A 90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1367—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
通信系统 功能测试方法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function
2017-02-08发布 2017-02-0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文件已发布如下技术规范:
——GA/T 1056—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GA/T 1057—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
——GA/T 1058—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
——GA/T 1059—2013《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安全技术规范》
——GA/T 1255—2016《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A/T 1364—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互联技术规范》
——GA/T 1365—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网管技术规范》
——GA/T 1366—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移动台技术规范》
——GA/T 1368—2017《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警用数字集群(PDT)
通信系统 功能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功能测试环境、功能测试条件、空中接口功能测试方法、安全加密功能测试方法、系统互联功能测试方法、网管测试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PDT系统、PDT中转台、PDT移动台等设备的功能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1056—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GA/T 1057—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
GA/T 1058—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空中接口呼叫控制层技术规范
GA/T 1059—2013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安全技术规范
GA/T 1364—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互联技术规范
GA/T 1365—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网管技术规范
GA/T 1366—2017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 移动台技术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GA/T 1056—2013、GA/T 1057—2013、GA/T 1058—2013、GA/T 1059—2013、GA/T 1364—2017、GA/T 1365—2017和GA/T 1366—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 PDT air interface signaling analysis tool
抓取、解析和记录PDT空口信令的工具。
3.1.2
pSIP协议解析工具 Psip protocol analysis tool
抓取、解析并记录PDT系统互联协议的工具。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 Air Interface 空中接口
AIETYPE Air Interface Encryption Type 空口加密类型
AuC 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
CACH Common Announcement Channel 公共广播信道
CC Colour Code 色码
CHAN Channel Number 信道号
DCS Dispatching Control System 调度控制系统
DGNA Dynamic Group Number Assignment 动态重组
DMO Direct Mode Operation 直通模式
ESN Equipment Serial Number 设备序列号
FOACSU Full Off Air Call Set-Up 手动摘机呼叫
ID Identity 识别码
MNMC Ministerial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部级网络管理中心
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
MSO Mobile Switching Office 移动交换局
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网络管理中心
OACSU Off Air Call Set-Up 自动摘机呼叫
OTAP Over The Air Programming 空口写频
PABX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 程控交换机
PDT Police Digital Trunking 警用数字集群
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
PNMC Provincial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省级网络管理中心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PTT Push To Talk 按下讲话
REG Registration 登记
RMO Repeater Mode Operation 中转模式
SIC System Identity Code 系统识别码
SF Service Flag 业务标志位
TMO Trunking Mode Operation 集群模式
TS Trunking Station 集群基站
UP User Priority 用户优先级
WT Wait Timeslot 等待时隙
4 测试环境
4.1 系统测试环境
PDT系统作为被测样品时,测试空口功能、安全加密功能、互联功能应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
pSIP协议解析工具
多端口HUB
PSTN/PABX网关
PDT移动台(MS1~MS20、MS41~MS48)
PDT空中接口信令记录仪
注:虚线框内所示设备为被测设备。
图1 PDT系统设备测试环境示意图
4.2 系统网管测试环境
4.2.1 系统地市级网管测试环境
测试地市级网管功能应按图1所示搭建测试环境。
4.2.2 系统省级网管测试环境
测试省级网管功能应按图2所示搭建测试环境。
PSTN/PABX网关
PDT移动台(MS1~MS12、MS15)
注:虚线框内所示设备为被测设备。
图2 PDT系统省级网管功能测试环境示意图
4.2.3 系统部级网管测试环境
测试部级网管功能应按图3所示搭建测试环境。
PSTN/PABX网关
PDT移动台(MS1~MS12、MS15)
注:虚线框内所示设备为被测设备。
图3 PDT系统部级网管功能测试环境示意图
4.3 移动台测试环境
测试移动台空口功能和安全加密功能应按图4所示搭建测试环境。
测试移动台共享型分组数据功能时,MSO1应开启共享型分组数据功能。测试移动台专用型分组数据功能时,MSO1应开启专用型分组数据功能。
测试移动台卫星定位信息上拉功能时,MSO1应配置卫星定位信息上拉专用信道。测试移动台卫星定位信息主动上报功能时,MSO1应配置卫星定位信息上报专用信道。
PDT中转台
PDT空中接口信令记录仪
PDT移动台(MS1~MS12、MS21~MS32、MS41~MS48)
注:图中虚线框内的设备为被测设备。
图4 PDT移动台设备测试环境示意图
4.4 中转台测试环境
PDT中转台作为被测样品时,测试空口功能应按图5所示搭建测试环境。
PDT中转台
PDT移动台(MS1~MS12)
PDT空中接口信令记录仪
注:图中虚线框内的设备为被测设备。
图5 PDT中转台设备测试环境示意图
5 测试条件
5.1 一般测试条件
设备一般测试条件如下:
——正常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75%;
——正常电压:由铅酸蓄电池供电的设备,正常电压为标称工作电压的1.1倍;其他供电类型的设备,正常电压为标称电压;
——正常气压:86kPa~106kPa。
5.2 测试工作条件
5.2.1 被测样品条件
5.2.1.1 被测样品通用条件
被测样品可以是制造商送检或检测部门按规定抽检的产品。凡送检或抽检的样品,制造商应提供检测所需的技术文件,提供必要的各种连接线缆、安全加密模块等检测辅助装置,方可进行检测。被测样品在测试开始前,应提供样品及其主要组成设备的硬件型号和软件版本等信息。
5.2.2 测试设备条件
5.2.2.1 系统测试设备
测试PDT系统(网管中心为地市级网管中心)时,应使用如下测试设备:
——配备安全模块的PDT移动台;
——鉴权中心;
——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
——PDT系统;
——pSIP协议解析工具;
——省级网管中心。
若被测样品网管中心具备省级网管中心功能时,则配备有市级网管中心的PDT系统、部级网管中心作为测试设备。
若被测样品网管中心具备部级网管中心功能时,则配备有市级网管中心的PDT系统、省级网管中心作为测试设备。
测试系统空口功能和安全加密功能时,使用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抓取并记录MS和BS从测试开始到结束在控制信道上交互的PDU作为测试日志文件。测试系统互联功能时,使用pSIP协议解析工具抓取并记录MSO之间从测试开始到结束在通信链路上交互的消息报文作为测试日志文件。日志文件记录的消息报文应与功能测试步骤一致。
5.2.2.2 中转台测试设备
测试PDT中转台时,应使用配备安全模块的PDT移动台、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等测试设备。
使用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抓取并记录MS和BS从测试开始到结束在控制信道上交互的PDU作为测试日志文件。日志文件记录的消息报文应与功能测试步骤一致。
5.2.2.3 移动台测试设备
测试PDT移动台时,应使用如下测试设备:
——配备PDT终端安全模块的调度控制系统(以下简称“调度台”);
——配备PDT终端安全模块的PSTN/PABX网关等设备的多个PDT集群系统;
——鉴权中心;
——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
——pSIP协议解析工具。
其中,测试PDT移动台直通(DMO)功能时,MS1~MS12移动台为测试设备,MS21~MS32移动台为被测设备。
使用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抓取并记录MS和BS从测试开始到结束在控制信道上交互的PDU作为测试日志文件。日志文件记录的消息报文应与功能测试步骤一致。
5.3 设备空口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3.1 系统设备空口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3.1.1 系统设备组成
测试设备包含MSO1、BS1、BS2、BS3、DCS1、PSTN/PABX网关设备、NMC1、AuC1,其中AuC1开启MS1~MS12移动台安全加密功能。
5.3.1.2 MSO1系统设置
在测试中,MSO1的系统IP地址、系统ID、区号应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5.3.1.3 BS1基站设置
在测试中,应按表1要求设置BS1参数。
表1 BS1参数
系统参数项值 (16进制) 备注
信道号(CHAN)1(12比特) —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需求设置
信道号(CHAN)2(12比特) —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需求设置
色码(CC)(4比特) 1 —
加密状态(AIETYPE)(2比特) 0 安全加密功能测试时,取值为1
用户优先级(UP)(2比特) 0 —
基站联网(ACTC)(1比特) 1 —
地址掩码(MASK)(5比特) 0 —
业务标志为(SF)(2比特) 0 —
等待时隙(WT)(4比特) 6 —
登记(REG)(1比特) 1 —
退避参数(Backoff)(4比特) 4 —
系统码(SIC)(16比特) — 数值与MSO1相关参数一致
CACH(MODEL+NET+SITE+REG)(15比特) — 数值与MSO1相关参数一致
5.3.1.4 BS2基站设置
在测试中,应按表2要求设置BS2参数。
表2 BS2参数
系统参数项值 (16进制) 备注
信道号(CHAN)(12比特) —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需求设置
色码(CC)(4比特) 2 —
加密状态(AIETYPE)(2比特) 0 安全加密功能测试时,取值为1
用户优先级(UP)(2比特) 0 —
基站联网(ACTC)(1比特) 1 —
地址掩码(MASK)(5比特) 0 —
业务标志为(SF)(2比特) 0 —
等待时隙(WT)(4比特) 6 —
登记(REG)(1比特) 1 —
退避参数(Backoff)(4比特) 4 —
系统码(SIC)(16比特) — 数值与MSO1相关参数一致
CACH(MODEL+NET+SITE+REG)(15比特) — 数值与MSO1相关参数一致
5.3.1.5 BS3基站设置
在测试中,应按表3要求设置BS3参数。
表3 BS3参数
系统参数项值 (16进制) 备注
信道号(CHAN)(12比特) —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需求设置
色码(CC)(4比特) 3 —
加密状态(AIETYPE)(2比特) 0 安全加密功能测试时,取值为1
用户优先级(UP)(2比特) 0 —
基站联网(ACTC)(1比特) 1 —
地址掩码(MASK)(5比特) 0 —
业务标志为(SF)(2比特) 0 —
等待时隙(WT)(4比特) 6 —
登记(REG)(1比特) 1 —
退避参数(Backoff)(4比特) 4 —
系统码(SIC)(16比特) — 数值与MSO1相关参数一致
CACH(MODEL+NET+SITE+REG)(15比特) — 数值与MSO1相关参数一致
5.3.2 中转台设备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4要求设置中转台参数。
表4 中转台参数
中转台参数 测试频点 备注
RMO频点1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收/发,CC=1)
RMO频点2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收/发,CC=2)
5.3.3 移动台空口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3.3.1 移动台编号设置
5.3.3.1.1 T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编号设置
测试过程中,PDT移动台共使用12台,用户名依次为MS1、MS2、MS3、MS4、MS5、MS6、MS7、MS8、MS9、MS10、MS11、MS12。移动台编号时要求配置空口地址、个人号码等参数。
5.3.3.1.2 D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编号设置
测试过程中,PDT移动台共使用24台,MS1~MS12作为测试移动台,MS21、MS22、MS23、MS24、MS25、MS26、MS27、MS28、MS29、MS30、MS31、MS32作为被测移动台。移动台编号要求配置空口地址、个人号码等参数。
5.3.3.1.3 R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编号设置
测试过程中,PDT移动台编号设置应满足5.3.3.2.1的要求。
5.3.3.2 移动台频率设置
5.3.3.2.1 T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设置
测试过程中,PDT移动台工作在安全加密状态。PDT移动台的主要参数包括区号、系统码、频率等,设置应与PDT系统设备、PDT中转台设备相应参数对应,具体参数设置应满足5.3.1和5.3.2的要求。
5.3.3.2.2 D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频率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5要求配置PDT移动台DMO频率。
表5 移动台DMO频率
移动台DMO模式参数 测试频点 备注
DMO频点1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若使用数字模式,则CC=1
DMO频点2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若使用数字模式,则CC=2
DMO频点3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若使用数字模式,则CC=3
5.3.3.2.3 R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频率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6要求配置PDT移动台RMO频率。
表6 移动台RMO频率
移动台RMO模式参数 测试频点 备注
RMO频点1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收/发,CC=1
RMO频点2 测试频率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收/发,CC=2
5.3.3.3 移动台属性设置
5.3.3.3.1 T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属性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7要求设置PDT移动台属性。
表7 PDT移动台TMO功能属性
用户 系统使能 组呼许可 单呼许可 短消息组呼许可 短消息单呼许可 紧急呼叫许可 广播呼叫许可 全呼呼叫许可 状态呼叫
注:●表示是,○表示否,—表示不作要求。
5.3.3.3.2 D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属性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8要求设置PDT移动台属性。
表8 PDT移动台DMO属性
用户 发射允许准则 频点
MS1、MS2、MS3、MS7、MS8、MS9 色码避让接入 DMO频点1(CC=1)
MS4、MS5、MS6、MS24、MS25、MS26 色码避让接入 DMO频点3(CC=3)
MS21、MS22、MS23 全避让接入 DMO频点1(CC=1)
MS27、MS28、MS29 不避让接入 DMO频点1(CC=1)
MS30、MS31、MS32 全避让接入 DMO频点3(CC=3)
MS25 色码避让接入 DMO频点2(CC=2)
MS24 色码避让接入 DMO频点1(CC=1)
5.3.3.3.3 RMO功能测试的移动台属性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9要求设置PDT移动台属性。
表9 PDT移动台RMO属性
用户 发射允许准则 频点
MS1、MS2、MS3、MS4 全避让接入 RMO频点1(CC=1)
MS3 全避让接入 RMO频点2(CC=2)
5.3.4 设备空口功能测试通话组设置
5.3.4.1 TMO通话组设置
PDT设备空口功能测试需要使用7个TMO模式通话组,组名依次为TMO_GROUP1、TMO_GROUP2、TMO_GROUP3、TMO_GROUP4、TMO_GROUP5、TMO_GROUP6、TMO_GROUP7,各通话组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10要求设置PDT移动台T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表10 T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组别名 组成员
5.3.4.2 DMO通话组设置
PDT设备空口功能测试需要使用3个DMO模式通话组,组名依次为DMO_GROUP1、DMO_GROUP2、DMO_GROUP3,各通话组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11要求设置PDT移动台D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表11 D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组别名 组成员
5.3.4.3 RMO通话组设置
PDT设备空口功能测试需要使用2个RMO模式通话组,组名为RMO_GROUP1和RMO_GROUP2,各通话组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12要求设置PDT移动台R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表12 R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组别名 组成员
5.4 设备安全加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4.1 系统安全加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安全加密功能测试过程中,PDT系统开启安全加密许可,具体参数应满足5.3.1的要求。
5.4.2 移动台安全加密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4.2.1 移动台编号设置
安全加密功能测试过程中,使用9个移动台,用户名依次为MS41、MS42、MS43、MS44、MS45、MS46、MS47、MS48、MS9,各移动台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5.4.2.2 移动台安全模块参数设置
参与测试的移动台,除MS46以外,其余均开启鉴权功能和端到端加密功能。
参与测试的移动台,除表13规定的移动台外,其余安装的安全加密模块均配置正确的通信密钥且端到端加密功能正常。
表13 移动台安全加密模块配置参数
移动台 移动台加密模块配置
MS47 端到端加密流程正常,配置错误的通信密钥
MS48 除返回错误的语音加解密密钥流外,端到端加密流程正常,配置正确的通信密钥
5.4.2.3 移动台通话组设置
PDT设备安全加密功能测试需要使用1个TMO模式通话组,组名为TMO_GROUP12,通话组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14要求设置PDT移动台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表14 安全加密TMO通话组成员设置
组别名 组成员
TMO_GROUP12 MS41、MS42、MS43、MS46、MS47、MS48、MS9
5.4.3 移动台安全加密功能测试AuC设备配置
测试过程中,AuC1的设置与测试PDT设备空口功能中的设置不同,应根据5.4.1和5.4.2要求重新设置,其中AuC1对于移动台鉴权属性的设置除表15规定的移动台外,其余均为正常。
表15 移动台安全加密功能测试AuC设备配置
移动台 AuC对于移动台鉴权设置
MS42 除返回错误的TSAuthCode和错误Sync Token外,鉴权流程正常
MS43 除返回错误的MSAuthCode外,鉴权流程正常
MS44 除返回错误的TSConfCode外,鉴权流程正常
MS45 返回错误的Stun/Revive/Kill Token外,鉴权流程正常
5.5 系统互联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5.1 系统预置条件
5.5.1.1 系统设备组成
被测PDT系统设备包含MSO1、BS4、DCS1等。
测试设备包括AuC1和另外两套PDT系统,其中一套PDT系统包含MSO2、BS5、DCS2、AuC2,另一套PDT系统包含MS03、BS6、AuC3。
若测试场地空间受限,则3个PDT系统可共用一台AuC。
5.5.1.2 MSO预置条件
MSO的系统域名、系统IP地址、区号、队号参数设置应满足5.3.1的要求。
5.5.1.3 BS预置条件
测试过程中,参与测试的3个PDT系统各配置一个BS,BS的系统码(SIC)、信道号(CHAN)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设置。
5.5.2 移动台预置条件
5.5.2.1 移动台组成
互联功能测试中,使用8个移动台作为测试设备,用户名为MS13、MS14、MS15、MS16、MS17、MS18、MS19、MS20,MS13、MS14、MS17、MS19的归属系统为MSO1,MS15、MS16、MS18、MS20的归属系统为MSO2。
5.5.2.2 编号设置
移动台的空口地址、个人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其中MS19和MS20的安全加密模块设置与MS45的安全模块设置一致。
5.5.2.3 移动台属性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16要求设置PDT移动台属性。
表16 PDT移动台互联测试属性设置
用户 组呼许可 单呼许可 短消息组呼许可 短消息单呼许可 紧急呼叫许可 广播呼叫许可 全呼呼叫许可 摇晕/摇毙 鉴权/加密
注:●表示是,○表示否。
5.5.2.4 移动台入网设置
测试过程中,应按表17要求设置PDT移动台在3个PDT系统中的入网许可。
表17 PDT移动台互联功能测试入网许可设置
MS MSO1系统 MSO2系统 MSO3系统
MS13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漫游允许
MS14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漫游允许
MS15 漫游允许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MS16 漫游允许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MS17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漫游允许
MS18 漫游允许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MS19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漫游允许
MS20 漫游允许 入网允许 漫游允许
5.5.3 调度台编号设置
互联功能测试中,DCS1的归属系统为MSO1,DCS2的归属系统为MSO2,DCS的空口地址、个人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5.5.4 设备通话组设置
5.5.4.1 TMO通话组设置
测试过程中,使用4个TMO模式通话组,应按表18要求设置通话组归属系统,各通话组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表18 互联功能通话组归属系统设置
归属系统 组别名
测试过程中,设置应按表19要求设置T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表19 互联功能TMO通话组成员分组参数
组别名 组成员
5.5.4.2 DGNA通话组设置
互联功能测试中,使用2个DGNA通话组,组名为DGNA_GROUP1和DGNA_GROUP2,DGNA_GROUP1的归属系统为MSO1,DGNA_GROUP2的归属系统为MSO2,各通话组空口地址、组号码等参数应根据测试要求配置。
5.6 系统网管功能测试预置条件
5.6.1 系统地市级网管功能测试设备组成
PDT系统地市级网管功能测试时,PDT系统的NMC1为被测设备。测试设备包含MSO1、BS1、BS2、BS3、DCS1、PSTN/PABX网关设备、AuC1、MS1~MS12、MSO2、BS5、MS15、PNMC1等,其中PNMC1的IP地址与NMC1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
5.6.2 系统省级网管功能测试设备组成
PDT系统省级网管功能测试时,PNMC1为被测设备。测试设备包括MSO1、NMC1、BS1、BS2、BS3、DCS1、PSTN/PABX网关设备、AuC1、NMC2、MS1~MS12、MS15、MNMC1等,其中NMC2和MNMC1的IP地址与NMC1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
5.6.3 系统部级网管功能测试设备组成
PDT系统部级网管功能测试时,MNMC1为被测设备。测试设备包括MSO1、NMC1、BS1、DCS1、PSTN/PABX网关设备、AuC1、NMC1、MS1~MS12、MS15、PNMC1、PNMC2等,其中PNMC1、PNMC2、MNMC1的IP地址与NMC1的IP地址为同一网段。
6 设备空口功能测试方法
6.1 设备集群用户移动性管理功能测试方法
6.1.1 个人登记
6.1.1.1 身份合法用户普通登记
测试身份合法用户普通登记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的登记功能应先于其他功能启动,移动台发起登记后,PDT系统给出“接受”的接入响应。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关机;
b)功能测试步骤为开启MS1,并确认MS1进行了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1已成功登记。
6.1.1.2 身份非法用户普通登记
测试身份非法用户普通登记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的登记功能应先于其他功能的启动,移动台发起登记后,PDT系统给出“否决”的接入响应。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7关机;
b)功能测试步骤为开启MS7,并确认MS7进行了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7被拒绝登记,MS7登记失败,MS7不再重复发起注册。
6.1.2 个人去登记
测试个人去登记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发起去登记后,系统做出响应。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1关机,并确认MS1进行了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系统接受MS1去登记请求。
6.1.3 合法用户ESN读取
测试ESN读取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发起登记后,系统做出响应并读取ESN。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O1系统开启登记检查ESN功能;
3)MS1当前组为TMO_GROUP1,MS1关机;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1开机,并确认MS1进行了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1登记,且在网管上可以看到当前MS1的ESN。
6.1.4 ESN校验
测试ESN校验功能的目的在于移动台发起登记后,系统做出响应并校验移动台ESN。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O1系统开启登记校验ESN功能,关闭鉴权服务器;
3)MS1、MS2关闭鉴权加密功能;
4)MS1当前组为TMO_GROUP1,MS1关机;
5)MS2重新写入MS1的身份号并关机;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开机,并确认MS1进行了发射;
2)MS2开机,并进行了一次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登记;
2)完成b)的2)后,MS2无法登记。
6.1.5 组附着登记
6.1.5.1 组附着登记确认
测试组附着(登记确认)功能的目的在于移动台按规定给用户提示登记过程。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1当前组为TMO_GROUP5(可为段队组或分级组),MS11关机;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11开机,并确认MS11进行了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11登记。
6.1.5.2 登记接受组附着拒绝
测试登记确认组附着拒绝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不是所要附着组的组成员,发起登记的同时将附着的组号也发给了系统,系统读取组号并做出响应。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系统修改TMO_GROUP5组成员,删除MS12;
3)MS12当前组为TMO_GROUP5(可为段队组或分级组),MS12关机;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12开机,并确认MS12进行了发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12登记。
6.1.6 参与组附着
6.1.6.1 参与组附着
测试参与组附着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旋转移动台的当前组选择旋钮至参与组,移动台上报参与组附着请求,系统做出响应。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3)MS1当前组为TMO_GROUP1(可为段队组或分级组);
b)功能测试步骤为旋转MS1的当前组选择旋钮到TMO_GROUP1;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1进行了发射。
6.1.6.2 参与组去附着
测试参与组去附着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旋转移动台的当前组选择旋钮至响应组或空组,移动台上报参与组去附着请求,系统做出响应。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b)功能测试步骤为旋转MS1的当前组选择旋钮到响应组或空组;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过程中,MS1进行了发射。
6.2 设备集群模式语音功能测试方法
6.2.1 设备单呼功能测试方法
6.2.1.1 FOACSU模式单呼
6.2.1.1.1 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呼叫许可
测试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有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权限,其发起呼叫,若被叫是手动摘机,则系统为该呼叫分配业务信道。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和MS3开机,在BS1登记;
3)MS1和MS3设置为F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
2)在呼叫超时前,MS3接听呼叫;
3)MS3按PTT并讲话;
4)MS3释放PTT;
5)MS1按PTT并讲话;
6)MS1释放PTT;
7)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请求,MS3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
2)完成b)的3)后,MS1听到MS3的讲话;
3)完成b)的5)后,MS3听到MS1的讲话;
4)完成b)的7)后,MS1和MS3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1.1.2 多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呼叫许可
测试多基站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功能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有多基站FOACSU模式单呼权限,其发起呼叫,若被叫是手动摘机,则系统为该呼叫分配业务信道。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3)MS3开机,在BS2登记;
4)MS1和MS3设置为F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
2)在呼叫超时前,MS3接听呼叫;
3)MS3按PTT并讲话;
4)MS3释放PTT;
5)MS1按PTT并讲话;
6)MS1释放PTT;
7)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请求,MS3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
2)完成b)的3)后,MS1听到MS3的讲话;
3)完成b)的5)后,MS3听到MS1的讲话;
4)完成b)的7)后,MS1和MS3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1.1.3 单基站FOACSU单呼系统拒绝
测试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系统拒绝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单呼权限,其发起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1)MS2和MS4开机,在BS1登记;
2)MS2和MS4设置为F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2发起一个对MS4的单呼;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2对MS4的单呼被拒绝。
6.2.1.2 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被叫拒绝)
6.2.1.2.1 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
测试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若单基站FOACSU模式单呼的被叫移动台在振铃后,一直没有接听或者拒绝接听来电,则呼叫将被拒绝。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和MS3开机,在BS1登记;
3)MS1和MS3设置为F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
2)在呼叫超时前,MS3拒绝接听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请求,MS3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
2)完成b)的2)后,MS3显示拒绝来自MS1的单呼请求,MS1显示对MS3的单呼被拒绝。
6.2.1.2.2 多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
测试多基站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功能目的在于验证若多基站FOACSU模式单呼的被叫移动台在振铃后,一直没有接听或者拒绝接听来电,则呼叫将被拒绝。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3)MS3开机,在BS2登记;
4)MS1和MS3设置为F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
2)在呼叫超时前,MS3拒绝接听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请求,MS3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
2)完成b)的2)后,MS3显示拒绝来自MS1的单呼请求,MS1上显示对MS3的单呼被拒绝。
6.2.1.3 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主叫取消)
测试FOACSU模式单呼取消呼叫功能目的在于验证若发起FOACSU模式单呼的主叫移动台振铃后,在被叫移动台未接听前取消呼叫,则呼叫被拆线,被叫振铃结束,主叫被叫均回到控制信道。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和MS3已开机,在BS1登记;
3)MS1和MS3设置为F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
2)在呼叫超时前,MS1取消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3的单呼请求,MS3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
2)完成b)的2)后,MS1显示取消该呼叫,MS3显示MS1取消该呼叫。
6.2.1.4 OACSU模式单呼
6.2.1.4.1 单基站OACSU呼叫模式单呼呼叫许可
测试单基站OACSU模式单呼呼叫许可功能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有单基站OACSU模式单呼权限,其发起呼叫,系统接受呼叫请求并建立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和MS4开机,且都在BS1登记;
3)MS1、MS2、MS3和MS4设置为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4的单呼;
2)MS1按PTT并讲话;
3)MS1释放PTT;
4)MS4按PTT并讲话;
5)MS4释放PTT;
6)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4的单呼请求,MS4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并转到分配的业务信道;
2)完成b)的2)后,MS4听到MS1的讲话,MS2和MS3听不到MS1的讲话;
3)完成b)的4)后,MS1听到MS4的讲话,MS2和MS3听不到MS4的讲话;
4)完成b)的6)后,MS1和MS4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1.4.2 单基站OACSU模式单呼系统拒绝
测试单基站OACSU模式单呼系统拒绝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单呼权限,其发起单基站OACSU模式单呼,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2和MS4已开机,在BS1登记;
3)MS2和MS4设置为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2发起一个对MS4的单呼;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2显示对MS4的单呼被拒绝。
6.2.1.4.3 多基站OACSU模式单呼呼叫许可
测试多基站OACSU模式单呼功能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有多基站OACSU模式单呼权限,其发起呼叫,系统接受呼叫请求并建立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3)MS4开机,在BS2登记;
4)MS1和MS4设置为OACSU模式;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一个对MS4的单呼;
2)MS1按PTT并讲话;
3)MS1释放PTT;
4)MS4按PTT并讲话;
5)MS4释放PTT;
6)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显示发起一个对MS4的单呼请求,MS4显示收到一个来自MS1的单呼请求,并转到分配的业务信道;
2)完成b)的2)后,MS4听到MS1的讲话;
3)完成b)的4)后,MS1听到MS4的讲话;
4)完成b)的6)后,MS1和MS4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2 设备组呼功能测试方法
6.2.2.1 按组成员动态分配基站组呼
测试按组成员动态分配基站组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组呼时,若只有发起基站和组的接收基站限制范围内的基站中的组成员能够参与到组呼中,则呼叫不会占用未参与基站的信道。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3、MS4、MS5和MS6开机,在BS2登记;
4)MS1、MS2和MS3的当前组为TMO_GROUP1;
5)系统设置TMO_GROUP1按组成员动态分配基站;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组呼,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拆除呼叫;
3)MS3从BS2上去登记并关机;
4)MS1再次发起对TMO_GROUP1组呼,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5)BS2不分配业务信道;
6)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和MS3听到MS1的讲话,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2)完成b)的4)后,MS2听到MS1的讲话,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3)完成b)的6)后,所有终端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2.2 按组预定范围静态分配基站组呼
6.2.2.2.1 按组预定范围静态分配基站组呼(单基站)
测试按组预定范围静态分配基站组呼(单基站)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系统利用参数配置限定呼叫参与基站的范围。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4开机,在BS1登记;
3)MS3、MS5、MS6开机,在BS2登记;
4)MS1和MS2是分级组1成员;
5)MS1、MS2、MS3和MS5是分级组2成员;
6)MS4和MS6即不是分级组1,也不是分级组2的成员;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DCS1发起对分级组1的组呼,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释放PTT;
3)MS2按PTT并讲话;
4)MS2释放PTT;
5)DC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听到MS1的讲话,MS3、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2)完成b)的3)后,MS1听到MS2讲话,MS3、MS4、MS5和MS6听不到MS2讲话;
3)完成b)的5)后,MS1和MS2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2.2.2 按组预定范围静态分配基站组呼(多基站)
测试按组预定范围静态分配基站组呼(多基站)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系统可以利用参数配置限定呼叫参与基站的范围,若参与范围内的基站即使没有组成员活动,则系统为该组呼分配业务信道,配置范围外的基站不参与该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4开机,在BS1登记;
3)MS3、MS5、MS6开机,在BS2登记;
4)MS1和MS2是分级组1成员;
5)MS1、MS2、MS3和MS5是分级组2成员;
6)MS4和MS6即不是分级组1,也不是分级组2的成员;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DCS1发起对分级组2的组呼,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释放PTT;
3)MS2按PTT并讲话;
4)MS2释放PTT;
5)DC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3和MS5听到MS1的讲话,MS4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2)完成b)的3)后,MS1、MS3和MS5听到MS2讲话,MS4和MS6听不到MS2讲话;
3)完成b)的5)后,MS1、MS2、MS3和MS5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2.3 限定基站范围内的动态基站分配组呼
6.2.2.3.1 限定基站范围组呼(限制组范围)
测试限定基站范围组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若组呼叫范围限定在两个基站下呼叫并且此基站下存在用户,则组呼发起后,呼叫在两个基站下建立起来。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3开机,在BS2登记;
4)MS1、MS2和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5)TMO_GROUP1呼叫范围限定为BS1和BS2;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拆除呼叫;
3)设置TMO_GROUP1的有效范围为BS1;
4)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5)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3听到MS1讲话,在系统上查看TMO_GROUP1组呼在BS1和BS2上分配信道;
2)完成b)的2)后,MS1、MS2、MS3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3)完成b)的4)后,MS2听到MS1讲话,在系统上查看TMO_GROUP1组呼只在BS1上分配信道,BS2上不分配信道;
4)完成b)的5)后,MS1、MS2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2.3.2 限定基站范围组呼(用户关机)
测试限定基站范围组呼(用户关机)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在限定范围基站下用户关机后,组呼时此基站不参与。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3开机,在BS2登记;
4)设置TMO_GROUP1的呼叫范围限定在BS1和BS2;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拆除呼叫;
3)MS3关机;
4)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5)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3听到MS1讲话,在系统上查看TMO_GROUP1组呼在BS1和BS2上分配信道;
2)完成b)的2)后,MS1、MS2、MS3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3)完成b)的4)后,MS2听到MS1讲话,在系统上查看TMO_GROUP1组呼只在BS1上分配信道,BS2上不分配信道;
4)完成b)的5)后,MS1、MS2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2.4 组派接呼叫
测试组派接呼叫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在派接组内成员发起的派接组呼叫,派接组在每个基站下只占有一个语音信道。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4、MS5、MS6开机,在BS1登记;
3)MS1、MS2、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4、MS5当前组为TMO_GROUP2;
5)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拆除呼叫;
3)系统将TMO_GROUP1、TMO_GROUP2派接成一个组(派接组);
4)MS1再次发起对派接组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5)MS1释放PTT;
6)MS4按PTT并讲话;
7)MS1拆除呼叫;
8)MS4发起对派接组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4开始讲话发射;
9)MS4拆除呼叫;
10)系统解除派接组;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3听到MS1讲话,其他终端听不到MS1讲话;
2)完成b)的4)后,MS2、MS3、MS4、MS5听到MS1的讲话;
3)完成b)的6)后,MS1、MS2、MS3、MS5均听到MS4的讲话;
4)完成b)的7)后,所有终端回到控制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5)完成b)的8)后,MS1、MS2、MS3、MS5听到MS4的讲话;
6)完成b)的9)后,所有终端回到控制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2.5 背景组组呼许可
测试背景组组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响应并参与背景组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4、MS5和MS6开机,在BS1登记;
3)MS1、MS2和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4和MS5当前组为TMO_GROUP2;
5)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6)MS2、MS5和MS6的背景组为TMO_GROUP5;
7)待测的背景组为MS1的参与组属性的第五组;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5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释放PTT;
3)MS5按PTT并讲话;
4)MS5释放PTT;
5)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5、MS6听到MS1的讲话,MS3和MS4听不到MS1的讲话;
2)完成b)的3)后,MS1、MS2和MS6听到MS5的讲话,MS3和MS4听不到MS5的讲话;
3)完成b)的5)后,MS1、MS2、MS5和MS6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2.6 迟后进入
测试迟后进入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开机后,参与到已经建立起来的当前组的呼叫通话中。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3开机,在BS1登记;
3)MS1、MS2、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2开机,并登记成功;
3)MS1释放PTT;
4)MS2按PTT并讲话;
5)MS2释放PTT;
6)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3听到MS1讲话;
2)完成b)的2)后,MS2组呼建立并听到MS1讲话;
3)完成b)的4)后,MS1、MS3听到MS2讲话;
4)完成b)的6)后,MS1、MS2、MS3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集群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2.7 组呼并入
测试组呼并入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若移动台呼叫一个已经在业务信道上建立的组呼,则系统将该移动台作为被叫并入到已经建立的组呼呼叫中。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4、MS5和MS6开机,在BS1登记;
3)MS1、MS2、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4和MS5当前组为TMO_GROUP2;
5)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释放PTT;
3)MS2利用手工拨号方式发起一个对TMO_GROUP1的组呼;
4)MS1按PTT并讲话;
5)MS1释放PTT;
6)MS2按PTT并讲话;
7)MS2释放PTT;
8)MS2拆除呼叫;
9)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3听到MS1的讲话,MS2、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2)完成b)的3)后,MS2作为被叫参与本次呼叫;
3)完成b)的4)后,MS2、MS3听到MS1的讲话,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4)完成b)的6)后,MS1和MS3听到MS2的讲话,MS5和MS6听不到MS2的讲话;
5)完成b)的8)后,MS2离开业务信道,MS1和MS3没有离开业务信道;
6)完成b)的9)后,MS1和MS3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3 设备紧急呼叫功能测试方法
6.2.3.1 紧急单呼
6.2.3.1.1 紧急单呼许可
测试紧急单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发起紧急单呼时,若系统没有空闲业务信道,则释放低级别呼叫的信道资源来给紧急呼叫使用。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4、MS5和MS6开机,在BS2登记;
3)MS1、MS2和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4和MS5当前组为TMO_GROUP2;
5)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4发起对TMO_GROUP2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4开始讲话发射;
2)MS1发起对MS2的紧急单呼;
3)MS1按PTT并讲话;
4)MS1释放PTT;
5)MS2按PTT并讲话;
6)MS2释放PTT;
7)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此时业务信道占满,没有空闲的业务信道;
2)完成b)的2)后,系统拆除TMO_GROUP2通话,释放业务资源,MS1发起一个对MS2的紧急单呼请求并转到分配的业务信道,MS2收到一个来自MS1的紧急单呼请求并转到分配的业务信道;
3)完成b)的3)后,MS2听到MS1的讲话,MS3、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4)完成b)的5)后,MS1听到MS2的讲话,MS3、MS4、MS5和MS6听不到MS2的讲话;
5)完成b)的7)后,MS1和MS2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3.1.2 紧急单呼系统拒绝
测试紧急单呼系统拒绝功能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紧急呼叫权限,其发起紧急单呼时,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3和MS6开机,在BS1登记;
3)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6发起一个对MS3的紧急单呼;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的1)后,MS6对MS3的紧急单呼被拒绝。
6.2.3.2 紧急组呼
6.2.3.2.1 紧急组呼许可
测试紧急组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发起紧急组呼时,若系统没有空闲业务信道,则释放低级别呼叫的信道资源来给紧急呼叫使用。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4、MS5和MS6开机,在BS2登记;
3)MS1、MS2和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4和MS5当前组为TMO_GROUP2;
5)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4发起一个对TMO_GROUP2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4开始讲话发射;
2)MS1发起一个对TMO_GROUP1的紧急组呼;
3)MS1按PTT并讲话;
4)MS1释放PTT;
5)MS3按PTT并讲话;
6)MS3释放PTT;
7)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此时业务信道占满,没有空闲的业务信道;
2)完成b)的2)后,系统拆除TMO_GROUP2通话,释放业务资源,收到紧急组呼请求并转到分配的业务信道;
3)完成b)的3)后,MS2和MS3听到MS1的讲话,MS4、MS5和MS6听不到MS1的讲话;
4)完成b)的5)后,MS1和MS2听到MS3的讲话,MS4、MS5和MS6听不到MS3的讲话;
5)完成b)的7)后,MS1、MS2和MS3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3.2.2 紧急组呼系统拒绝
测试紧急组呼系统拒绝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紧急呼叫权限,其发起紧急组呼时,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6发起一个对TMO_GROUP3的紧急组呼;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6对TMO_GROUP3的紧急组呼被拒绝。
6.2.3.2.3 紧急组呼抢用户
测试紧急组呼抢用户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紧急组呼建立时,系统将正处于其他呼叫中的具有该紧急组的移动台拉入该紧急组呼中。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8、MS9和MS10开机,在BS1登记;
3)MS1、MS2和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8、MS9和MS10当前组为TMO_GROUP4;
5)系统设置MS1的用户等级权限;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9上发起对TMO_GROUP4的组呼;
2)呼叫建立后,MS9释放PTT;
3)MS10按PTT并讲话;
4)MS10释放PTT;
5)MS1发起对TMO_GROUP1的紧急组呼,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6)MS1释放PTT;
7)MS10按PTT并讲话;
8)MS10释放PTT;
9)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3)后,MS8和MS9听到MS10的讲话;
2)完成b)的5)后,MS2、MS3、MS10听到MS1的讲话;
3)完成b)的7)后,MS1、MS2、MS3听到MS10的讲话,MS8、MS9听不到MS10讲话;
4)完成b)的9)后,MS1、MS2、MS3、MS10返回到控制信道,系统释放该紧急组呼业务资源。
6.2.3.3 紧急全呼
6.2.3.3.1 紧急全呼许可
测试紧急全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发起紧急全呼时,若系统没有空闲业务信道,则释放低级别呼叫的信道资源来给紧急呼叫使用。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3、MS4、MS5和MS6开机,在BS2登记;
3)MS1、MS2和MS3当前组为TMO_GROUP1;
4)MS4和MS5当前组为TMO_GROUP2;
5)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4发起一个对TMO_GROUP2的呼叫,呼叫建立后MS4开始讲话发射;
2)MS1发起一个对BS2的紧急语音全呼,拨号方式为“*1952”;
3)MS1按PTT并讲话;
4)MS1释放PTT;
5)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此时业务信道占满,没有空闲的业务信道;
2)完成b)的2)后,系统拆除TMO_GROUP2通话,释放业务资源,收到紧急全呼请求并转到分配的业务信道;
3)完成b)的3)后,MS2、MS3、MS4、MS5和MS6听到MS1的讲话;
4)完成b)的5)后,所有终端都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资源。
6.2.3.3.2 紧急全呼系统拒绝
测试紧急全呼系统拒绝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紧急呼叫权限,其发起紧急全呼时,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6开机,在BS1登记;
3)MS6当前组为TMO_GROUP3;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6发起一个紧急全呼,拨号方式为“*1952”;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6紧急全呼被拒绝。
6.2.4 设备广播呼叫功能测试方法
6.2.4.1 调度台发起的多基站广播呼叫
测试多基站广播呼叫功能目的在于验证调度台发起多基站广播呼叫,呼叫建立后系统内所有被呼移动台均收到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3开机,在BS2登记;
4)将BS1、BS2添加到多基站广播列表中;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DCS1通过拨号等方式对TMO_GROUP1发起多基站广播呼叫并讲话;
2)DC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MS2、MS3接收到广播呼叫,听到DCS1讲话;
2)完成b)的2)后,MS1、MS2、MS3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4.2 移动台发起的多基站广播呼叫
测试多基站广播呼叫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发起多基站广播呼叫,呼叫建立后所有被叫移动台均收到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3开机,在BS2登记;
4)将BS1、BS2添加到多基站广播列表中;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TMO_GROUP1多基站广播呼叫,呼叫建立后MS1开始讲话发射;
2)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3接收到广播呼叫,听到MS1讲话;
2)完成b)的2)后,MS1、MS2、MS3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4.3 移动台发起的多基站广播呼叫系统拒绝
测试基站广播呼叫系统拒绝功能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广播呼叫权限,其发起广播呼叫,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5开机,在BS1登记;
3)MS5当前组为TMO_GROUP5;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5发起TMO_GROUP5多基站广播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5发起广播呼叫被拒绝。
6.2.5 设备全呼功能测试方法
6.2.5.1 单基站全呼
测试单基站全呼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具有单基站全呼权限,发起呼叫后,系统本基站内所有移动台均接收到呼叫,登记在其他基站的移动台不能接收到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MS5和MS6开机,在BS1登记;
3)MS3、MS4开机,在BS2上登记;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拨号“*1957”压按PTT的方式发起一次单基站全呼;
2)MS1开始讲话发射;
3)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5和MS6听到MS1讲话,MS3和MS4听不到MS1讲话;
2)完成b)的3)后,全呼拆线,MS2、MS5和MS6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5.2 移动台发起的单基站全呼失败
测试单基站全呼失败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全呼权限,其发起呼叫,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6开机,在BS1登记;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6拨号“*1957”压按PTT的方式发起一次单基站全呼;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6发起的全呼被拒绝。
注:该功能测试时,不需使用PDT空中接口信令解析工具抓取空口信令。
6.2.5.3 单系统全呼
测试单系统全呼功能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有系统全呼功能权限,其发起系统全呼呼叫,系统内所有移动台均收到呼叫。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3、MS4开机,在BS2登记;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拨号“*1967”压按PTT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单系统全呼;
2)MS1开始对单基站全呼的讲话发射;
3)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2、MS3、MS4听到MS1的讲话;
2)完成b)的3)后,全呼拆线,MS2、MS3、MS4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6 设备有线与无线语音呼叫功能测试方法
6.2.6.1 移动台呼叫PSTN/PABX用户
6.2.6.1.1 系统许可移动台呼叫PSTN/PABX用户
测试移动台呼叫PSTN/PABX用户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有PSTN/PABX呼叫权限,其发起PSTN/PABX呼叫,系统接受呼叫请求,移动台通过网关设备与PSTN/PABX用户实现半双工通话。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3)MS1有PSTN/PABX呼叫权限;
4)PSTN/PABX用户状态正常;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MS1发起到PSTN/PABX用户的单呼;
2)PSTN/PABX用户接收到单呼请求,进入振铃状态;
3)在振铃超时前(至少10s),PSTN/PABX用户接听呼叫并开始讲话;
4)MS1按PTT并讲话;
5)MS1释放PTT;
6)PSTN/PABX用户开始讲话;
7)MS1拆除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2)后,MS1正在发起一个单呼叫请求;
2)完成b)的3)后,MS1听到PSTN/PABX用户讲话;
3)完成b)的4)后,PSTN/PABX用户听到MS1讲话,MS1听不到PSTN/PABX用户讲话;
4)完成b)的6)后,MS1听到PSTN/PABX用户讲话;
5)完成b)的7)后,MS1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系统释放业务信道。
6.2.6.1.2 系统拒绝移动台呼叫PSTN/PABX用户
测试系统拒绝移动台呼叫PSTN/PABX用户功能的目的在于验证移动台没有PSTN/PABX呼叫权限,其发PSTN/PABX呼叫,系统拒绝呼叫请求。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的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2开机,在BS1登记;
3)MS2没有PSTN/PABX呼叫权限;
4)PSTN/PABX用户状态正常;
b)功能测试步骤为MS2发起到PSTN/PABX用户的单呼;
c)测试通过准则为完成b)后,MS2呼叫被拒绝。
6.2.6.2 PSTN/PABX用户呼叫移动台
6.2.6.2.1 PSTN/PABX用户单呼FOACSU模式移动台
测试PSTN/PABX用户单呼FOACSU模式PDT移动台功能目的在于验证PSTN/PABX用户发起对移动台的FOACSU模式单呼并成功建立后,移动台通过网关设备与PSTN/PABX用户实现半双工通话。该功能测试配置、步骤及判定方法如下:
a)该功能测试配置如下:
1)测试设备按5.3要求设置;
2)MS1开机,在BS1登记;
3)PSTN/PABX用户状态正常;
b)功能测试步骤如下:
1)PSTN/PABX用户发起到MS1的单呼;
2)在呼叫超时前,MS1接听呼叫,PSTN/PABX用户讲话;
3)MS1按PTT并讲话;
4)MS1释放PTT;
5)PSTN/PABX用户开始讲话;
6)有线方停止讲话;
7)MS1拆线呼叫;
c)测试通过准则如下:
1)完成b)的1)后,MS1接收到单呼请求,进入振铃状态;
2)完成b)的2)后,MS1听到PSTN/PABX用户讲话;
3)完成b)的3)后,PSTN/PABX用户听到MS1讲话;
4)完成b)的5)后,MS1听到PSTN/PABX用户讲话;
5)完成b)的7)后,MS1离开业务信道,回到控制信道并且集群系统释放业务信道。